

行善持戒得生天
行善持戒得生天 根据大正新修大藏经No.208《众经撰杂譬喻》之(四十三)整理: 欲界六天从下往上依次为: 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陀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。 欲界六天之上,为色界诸天。色界诸天从下往上依次为:色界初禅天、色界二禅天、色界三禅天、色界四禅天。...


昔共修塔今共同生
昔共修塔今共同生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苏曼女十子缘品第六十五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须达长者最小女儿,名为苏曼,面首端正,容貌最妙。 其父怜爱,外出游玩之时,经常带此小女一同出行。 一日,长者带此小女共至佛所。...


三辈事佛
三辈事佛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93部《分别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众说法。 佛告比丘:人从三业,可得三苦。 何谓三业? 一者身业:杀、盗、邪淫(出家人:不淫) 二者口业:两舌、恶骂、妄言、绮语 三者意业:贪、恚、痴(邪见)...


优多罗母堕饿鬼缘
优多罗母堕饿鬼缘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乾隆大藏经《撰集百缘经》第5卷(优多罗母堕饿鬼缘第四十六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 时彼国中,有一长者,财宝无量,不可称计,选择高门,娉以为妇。 其妇怀妊,满足十月,生一男儿,端政殊妙,世所希有。...


不放逸者为根本
不放逸者为根本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40部《杂阿含经》第31卷摘录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譬如百草药木,皆依于地而得生长;如是种种善法,皆依不放逸为本。 譬如黑沉水香是众香之上;如是种种善法,不放逸最为其上。...


净居天浴佛受记
净居天浴佛受记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9卷(净居天请佛洗浴缘品第四十七)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首陀会天,下阎浮提,至世尊所,请佛及僧,洗浴供养。 世尊默然,已为许可。...


人蟒的故事
人蟒的故事 根据大正新修大藏经No.208《众经撰杂譬喻》之(三十八)整理: 昔舍卫国,一旦雨血,纵广四十里。 王与群臣,甚大惊怪,即召诸道术及知占候,使推之知为吉凶。 占师答言: 旧记有云:雨血之灾,应生人蟒毒害之物。 宜推国内彰别灾祸。 国王问道:何以分别而知?...


佛母得生如来之因缘
佛母得生如来之因缘 众所周知,悉达太子(亦译:悉达多太子)出家之后,苦行六年,终成佛果,号释迦牟尼如来。悉达太子,其父亲为净饭王,其母亲为摩耶夫人。佛经记载了:佛母摩耶夫人得生如来之因缘。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27部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第3卷整理:...


其兄得道其弟堕牛
其兄得道其弟堕牛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65部《杂譬喻经》之(十一)整理: 昔有兄弟二人,其家富贵,资财无量。 父母去世之后,兄弟二人,志向不同。 其兄信奉三宝,常去寺庙咨学,喜好听僧人讲经说法。 其弟不信三宝,轻慢圣众,贪图世荣,悭贪不喜布施。...


如来十号
如来十号 如来十号:亦即如来的十种称谓。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34部《佛说十号经》: 十号包括:佛、如来、世尊、正等觉、应供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。 释迦牟尼佛:亦称释迦牟尼如来、释迦牟尼世尊、释迦牟尼正等觉…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