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从天堕地的顶生王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)与乾隆大藏经第1006部《佛说顶生王因缘经》整理:


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(第1006部经文:胜军大王来诣佛所,到已头面礼足退坐一面。)


尔时世尊见诸比丘,贪于饰好著于名利,多畜盈长积聚无厌。

佛见此已而为说贪利害:夫贪欲者,现损身命,终归三塗,受苦无量。

所以然者?吾自忆念过去世时,由于贪故,而便堕落,受诸苦恼。


尔时阿难长跪叉手,前白佛言:世尊,过去由于贪故而便堕落,其事云何?


世尊告言:乃往过去,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此阎浮提,有一大王,统领天下八万四千小国。


时王顶上,欻生一胞,其形如茧,净洁清彻,亦不疼痛,后转转大,乃至如瓠。便擘看之,得一童子,甚为端正,头发绀青,身紫金色。


即召相师占相吉凶。相师占已便答王言:此儿有德,雄姿奇特,必为圣王,统临四域(即四大洲或译四天下)。因而立字,名文陀竭(意为顶生)。


年已长大,英德遂著。王以一国,别封给之。大王后时,被病困笃,诸小王辈,皆来瞻省。诸附庸王共诣顶生,而咸启白:大王已崩,愿嗣国位。


顶生答言:若吾有福应为王者,要令四天王(欲界六天之第一天即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)及帝释(欲界六天之第二天即忉利天的天帝),来相迎授,尔乃登祚。


立誓已竟,四位天王即从天下,各捉宝瓶盛满香汤;尔时帝释,复持宝冠,来为著之,然后称扬。


诸王复劝,当诣大国王所治处。

顶生复言:若我有福应为王者,国当就我,我不就国。


立誓适竟,大国之中,所有宫殿,园林浴池,悉来就王。

七宝(金轮、象、马、玉女、神珠、典藏、典兵),悉亦应集。

王四天下(亦即统领四大洲),为转轮王。



 

四大洲之南赡部洲


尔时顶生,循行国界,见诸人民,垦地耕种。

王问臣吏:此诸群生,欲作何等?

便答王言:有形之类,由食得存,是以种谷,欲以济命。

王立誓言:若我有福应为王者,当有自然百味饮食,充饱一切,使无饥渴。

作愿已竟,寻有饮食。


王更出游,见诸人民,纺绩经织。

王复问言:作此用为?

诸人答言:食已自然,无以严身,是故纺织用作服饰。

王复立誓:若我有福应为王者,当有妙衣自然而出,赈给万民,使无穷乏。

作愿已竟,应时诸树悉生种种异色妙服,一切人民,求得无尽。


王更出游,见诸群黎,修治乐器。

王因问之:作此何为?

诸人报言:衣食既充,乏于音乐,所以治此,欲用自娱。

王复立誓:若我有福应为王者,众妙乐器,当自然至。

作愿适竟,应时诸树,若干种种伎乐,悬在其枝,若有须者,取而鼓之,音声和畅,其有闻者,无不欢豫。


王德至重,万善臻集,天雨七宝,遍诸国界。

王问诸臣:此谁之德?

诸臣对曰:此是王德,亦因民福。

王复立誓:若是民福,宝当普雨,若独我德,齐雨宫内。

作愿适竟,余处悉断,唯雨宫里,七日七夜。


其顶生王,于阎浮提(南赡部洲),五欲自娱,经八万四千岁。




四大洲之东胜身洲

时有夜叉,为作向导,踊出殿前,高声唱言:东方有国,名弗婆提(东胜身洲),其中丰乐快善无比,大王可往游观彼界。

王即允可意欲巡行,金轮复转蹑虚而进,群臣七宝皆悉随从。

既至彼土,诸小王等,尽来朝贺。

王于彼国,受五欲乐。




四大洲之西牛货洲

夜叉复唱:西方有国,名瞿耶尼(西牛货洲),亦复快乐,王可至彼。

王即允然,往游其土,食福受乐。




四大洲之北俱卢洲

夜叉复唱:北方有国,名郁单越(北俱卢洲),其土安丰,人民炽盛,王可到彼。

王即往诣,到须弥山北侧,遥见彼地白色,即问夜叉:今此何故地白?

夜叉答言:此是北俱卢洲人所食香稻,其状白色香味具足,不假耕植自然而生,稻长四指无芒无秕,清净洁白依时成熟。彼洲人民不施其力取以食之。王今亦可取之为食。

时王又见众庄严树,圆无缺减殊妙可观,即问夜叉:此是何等众庄严树?

夜叉答言:此是北俱卢洲四种劫波衣树,谓青黄赤白,其树所出四色妙衣。彼洲人民若男若女须其衣者,才起心时彼树枝即自然低垂恣其所取。王今亦可穿戴其衣。

顶生王及群臣,留止其中,各随所作福行善力,自受福果。






 


夜叉复唱:有四大天王处(欲界六天之第一天:四天王天)及忉利天(欲界六天之第二天:忉利天、亦译:三十三天),其乐难量,王可游之。


时顶生王即自思惟:我已统治南赡部洲,七宝具足,更雨金钱,复有千子,又往三洲(东胜身洲、西牛货洲、北俱卢洲),五欲自恣。今闻有天,宜往观瞩。

于是,王与群臣及四种兵,乘虚而上。


须弥山王,高出众山。


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(通常佛教寺院在弥勒菩萨殿中立四天王像):

持国天王(东)、增长天王(南)、广目天王(西)、多闻天王(北)。

须弥山王东:有大天王名为持国,所居宫城亦号持国。

须弥山王南:有大天王名为增长,所居宫城亦号增长。

须弥山王西:有大天王名为广目,所居宫城亦号广目。

须弥山王北:有大天王名为多闻,所居宫城号阿拏迦嚩帝。


天衣装饰饮食娱乐(随念而至)

彼天宫中,有青黄赤白四种劫波衣树,其树所出四色妙衣。若彼天子天女等思其衣者,才起心时而自至手。

又彼宫中,有其种种妙庄严树,彼树所出手钏足环,及身庄严妙好之具。若彼天子天女等思庄严具者,才起心时而自至手。

又彼宫中,有四色苏陀味食:谓青黄赤白,若彼天子天女等思其食者,才起心时而自至手。又有四种所饮之浆:谓末度浆、摩达网浆、迦谭末梨浆、播曩浆等。

又彼宫中,有其种种妙音乐树,所谓箫笛琴箜篌等。若彼天子天女等思音乐者,才起心时其乐自鸣。

又彼宫中,有妙庄严殿堂楼阁,诸天女众或处其中安隐而坐;或观视游行,悉有种种乘舆服饰庄严之具;天女軿隘击鼓奏歌;爇众名香丰诸饮食。

四大天王与诸眷属,嬉戏戏娱,随自福力,受斯胜果。


时顶生王,于四天王天(欲界六天之第一天)中,随游受乐。





时顶生王更复作念,欲升忉利天(欲界六天之第二天),即与群众,蹈虚登上。


时有五百仙人,住在须弥山腹,王之象马屎尿下落,污仙人身。

诸仙相问:何缘有此?

中有智者,告众人言:吾闻顶生王,欲上忉利天,必是象马失此不净。

仙人忿恨,便结神咒,令顶生王及其人众,悉住不转。

王复知之,即立誓愿:若我有福,斯诸仙人,悉皆当来,承供所为。

王德弘博,感致五百仙人,尽到王边,扶轮御马,共至忉利天。

时诸仙众,以精进力故,证五神通。


尔时夜叉白王:此是忉利天(亦译:三十三天)所居之处,彼有龙王住于水际,住寿经劫,护持世间,力无能敌。是诸龙王与四大天王,同为守护忉利天;若阿修罗来斗战时,即各对敌及为震警。

尔时龙王,见有来者,遮止兵众,不令前行。

四大天王得知消息,互相议论:此人间王,具大福德,有大名称。我等岂能与相违背?

俱诣帝释(忉利天之天主)之所具陈上事。

时帝释言:此大福德,有大名称。我亦不应与相违背。

帝释寻出,与共相见,因请入宫,与共分坐。

天帝人王,貌类一种。其初见者,不能分别,唯以眼眴迟疾,知其异耳。


顶生王于忉利天上,上妙五欲极情恣意。




阿修罗(有四种:分别在天道、人道、饿鬼、畜生)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42部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第9卷记载:

有修罗王执持世界,力洞无畏,能与梵王及天帝释、四天争权,此阿修罗因变化有,天趣所摄。

若于天中降德贬坠,其所卜居邻于日月,此阿修罗从胎而出,人趣所摄。

若于鬼道,以护法力,成通入空,此阿修罗从卵而生,鬼趣所摄。

别有一分下劣修罗,生大海心,沉水穴口,旦游虚空,暮归水宿,此阿修罗因湿气有,畜生趣摄。





 


尔时阿修罗王,兴军上天,与帝释斗。阿修罗众与天战时,兵力齐等无所增减。


时顶生王与其兵众,上升空中,调弓振弦,迅发其声。

阿修罗众,闻是声已问言:何人振弦之声?

知者答言:乃顶生王振弦之声。


时阿修罗,心生惊异,作是念言:其顶生王才出兵众,高出虚空胜过我等。我久闻其人中王者名为顶生,勇猛正士具大福德,威德特尊无与等者。


作是言已,即怀怯怖,退舍避去,还入自宫。


时顶生王自念:我力如是,无有等者,今与帝释,共坐何为,不如害之,独霸为快。

恶心已生,寻即堕落,既失神足,举身皆痛,于本殿前,委顿欲死。


轮宝失踪;象宝、马宝同时命终;珠宝不现;玉女宝、居士宝、典兵宝斯皆命终。


诸人来问:若后世人,问顶生王云何命终,何以报之?


顶生王言:

若有此问,便可答之:顶生王者,统领四域(即四大洲或译四天下)及在二天(四天王天、忉利天),具足五欲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),而无厌足,故致坠落。


释迦牟尼佛告与会众:尔时顶生王者岂异人乎?莫作是观!即我身是。

是故,夫利养者,实为大患,当思远离,深求道真。



 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)与乾隆大藏经第1006部《佛说顶生王因缘经》整理(此处有二版本):


版本一(第1315部):

阿难白佛:此顶生王,宿植何福,而获如此无量大报?

释迦牟尼佛言:乃往过去,不可计劫,时世有佛,名号弗沙,与其徒众,游化世间。时有婆罗门子,适欲娶妇,手把大豆,当用散妇,是其曩世,俗家之礼。于道值佛,心意欢喜,即持此豆,奉散于佛,四粒入钵,一粒住顶,由此因缘,受无极福,四粒入钵,王四天下,一粒在顶,受乐二天。

时诸弟子,闻佛所说,有得初果、二果、三果及阿罗汉者(四果),不可称数,受持佛语,欢喜奉行。


版本二(第1006部):

尔时胜军大王,忽生疑念前白佛言:世尊!彼顶生王,久远因中修何行业,而能感此宫中自然雨金钱七日?

释迦牟尼佛告大王:过去久远有佛出世,号一切增上如来。是时有长者子,见佛世尊三十二相殊妙庄严,即起最上清净信乐,持宝华供奉。以是因故,于自宫中雨金钱七日。

胜军大王复白佛言:世尊!彼顶生王又以何缘于四大洲统轮王位、乃能至于三十三天(亦译:忉利天)?

释迦牟尼佛告大王:过去久远,有佛出世,号毗婆尸如来。时有商主名为广作,见佛世尊胜相希有,发清净心。持少绿豆,掷置钵内,以奉世尊。时豆四粒入于钵中,一粒旋转击钵振声,然后堕地,余豆亦还流散于地。虽以少物施佛世尊,由心清净,彼时四豆入于钵中,后感福报于四大洲统轮王位;其有一豆击钵振声方堕地者,后感复报能至三十三天(即忉利天)。彼一豆若不堕地得置钵中,后必应为天中之主;由堕地故,但统人间不为天主。

彼商主者,即顶生王是,由于佛所种是善根,以彼世尊大悲摄受故,得大果报、具大名称、有大威光。是故大王,其有智者,于佛世尊随力所应,修诸施行,当如是学。




参考佛经

乾隆大藏经第599部《佛说顶生王故事经》

乾隆大藏经第600部《佛说文陀竭王经》

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1卷

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8卷








 

转轮圣王之七宝


转轮王(转轮圣王)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30部《大唐西域记》第1卷记载:

娑婆世界中,人有四大洲(即四天下),分别为:

东胜身洲(亦译:东毗提诃洲、东弗婆提、东弗于逮)

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

西牛货洲(亦译:西瞿陀尼洲、西瞿耶尼、西拘耶尼)

北俱卢洲(亦译:北拘卢洲、北郁单越、北郁单曰)

我们所在为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

转轮王有四:

金轮王:乃化四天下(统领四大洲人)

银轮王:则政隔北拘卢(统领三洲人:除北俱卢洲之外)

铜轮王:除北拘卢及西瞿陀尼(统领二洲人:东胜身洲与南赡部洲)

铁轮王:则唯赡部洲(统领一洲人:南赡部洲)

转轮王即位时,有飞行转轮(即轮宝:七宝之一)自然天成从虚空中来,有金银铜铁之异,境乃四三二一之差。


转轮王之七宝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1卷:
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转轮王出于世时,当知便有七宝出世,云何为七?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女宝、居士宝、主兵臣宝,是谓为七。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33卷:

转轮圣王云何成就七宝?所谓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玉女宝、居士宝、典兵宝。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:

转轮圣王,有自然七宝。何等为七?一者轮宝,二者象宝,三者马宝,四者珠宝,五者女宝,六者主藏宝,七者典兵宝。


转轮王之四神足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33卷:

是时,彼比丘白世尊言:转轮圣王云何成就四神足,快得善利?

佛告比丘:转轮圣王颜貌端正,世之希有,出过世人,犹彼天子无能及者。是谓转轮圣王成就此第一神足。

转轮圣王聪明盖世,无事不练,人中之雄猛,尔时智慧之丰,无过此转轮圣王。是谓成就此第二神足。

转轮圣王无复疾病,身体康强,所可饮食,自然消化,无便利之患。是谓转轮圣王成就此第三之神足。

转轮圣王受命极长,寿不可计,尔时人之命,无过转轮圣王之寿。是谓转轮圣王成就此第四神足。





 

四大洲人寿长与增减劫


北俱卢洲(北郁单越)人寿长1000岁。

西牛货洲(西瞿耶尼)人寿长500岁。

东胜身洲(东弗于逮)人寿长250岁。

南赡部洲(南阎浮提)人(即我们)寿长不定(随增减劫而变化)。

增劫中,寿长从10岁增至84000岁(亦有经文为80000岁或无量寿)。

减劫中,寿长从84000岁(亦有经文为80000岁或无量寿)减至10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02部《佛说较量寿命经》:

北洲千岁,西东二洲如次减半。南洲不定:劫初无量末后十岁,中间无定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3卷:

阎浮提众生寿命百岁,东弗于逮众生寿二百五十岁,西拘耶尼众生寿命五百岁,北郁单越人寿命千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260部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:

北俱卢人定寿千岁。西牛货人寿五百岁。东胜身人寿二百五十岁。南赡部人寿无定限,劫减最后极寿十年,于劫初时人寿无量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256部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第135卷记载:

增减者: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,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01部《佛说弥勒下生经》记载:

人寿八万四千岁时……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41部《佛说长阿含经》第6卷记载:

人寿十岁时,女生五月便行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5卷:

从释迦牟尼佛的陈述来看,我们目前处于减劫中。

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,人寿为100岁。

由于在减劫中,人的寿长,会从100岁,随着时间推移,逐渐减少至10岁。

到人寿长10岁后,不再减少,而进入增劫中,然后随着时间推移,人的寿长会从10岁不断增加,乃至84000岁(亦有经文为80000岁或无量寿)。

在增劫中,随着时间推移,善法不断增加,不善法不断减少。

在减劫中,随着时间推移,善法不断减少,不善法不断增加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