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六祖与坛经
禅宗六祖(禅宗六位祖师)
祖师达摩(亦称:菩提达摩)、二祖慧可(又名:惠可)、三祖僧璨(又作:僧粲)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惠能(又作:慧能)。
祖师达摩
菩提达摩,简称达摩,为南天竺、波斯人,经海路将大乘佛教禅宗带入中国,为中国禅宗之开创者,被尊称为达摩祖师。
二祖慧可
慧可,又名惠可、僧可,俗名姬光,号神光,虎牢人(河南荥阳),被尊为禅宗二祖。他原是一位精通儒学的学者,四十岁时,至嵩山从学于达摩门下六年,尽得其心法,但是因为达摩的禅法并不为当时的人所接受,慧可也因此受到许多责难。达摩涅槃后,慧可在东魏邺都(河南安阳)传授达摩禅法。当时那里有位禅师门徒甚多,指责慧可所传的达摩禅是魔语,与官府勾结对慧可加以迫害,慧可几近丧命。后隐居在市井之间,为人帮佣,随宜为人说法,有人劝说高人不该做这种工作,他却认为这是调心,修持忍辱波罗密多。
三祖僧璨
僧璨,又作僧粲,籍贯不详。相传,僧粲出家之前,就得了麻疯之类的恶疾,曾在今日安徽天柱山修道,后追随二祖慧可,有过一段机锋对答。
慧可说:你得了严重的麻疯病,找我又有甚么用呢?
璨对曰:身体虽然得病,但我这病患的心,跟和尚您的心没有分别。
由此得到慧可欣赏,后得授与衣钵,继位为中国佛教禅宗三祖。
四祖道信
道信,俗姓司马,原籍河内郡(今河南省温县),后迁蕲州广济县,佛教禅宗四祖,嗣法于僧璨,传于弘忍。
五祖弘忍
弘忍,俗姓周,黄梅(今湖北省黄梅县)人,为汉传佛教禅宗五祖。
六祖惠能
惠能,又作慧能,俗姓卢,生于唐代岭南道新州(今广东新兴县),由禅宗五祖弘忍亲授衣钵,世称禅宗六祖(禅宗北宗以神秀为六祖),惠能开创了汉传佛教禅宗南宗。
二入四行
民间相传,达摩祖师曾于少室山少林寺面壁闭关,并撰有《少室六门》,其中的二入四行,为人熟知。
根据大正藏《少室六门》之第三门《二种入》(亦即:二入四行)摘录:
夫入道多途,要而言之,不出二种:一是理入,二是行入。
理入者:
谓藉教悟宗,深信含生同一真性,俱为客尘妄想所覆,不能显了,若也舍妄归真,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凡圣等一,坚住不移,更不随于文教,此即与理冥符,无有分别,寂然无为,名之理入。
行入者:
谓四行,其余诸行悉入此中。何等四耶?一报冤行、二随缘行、三无所求行、四称法行。
云何报冤行?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,今虽无犯,是皆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,甘心忍受,都无冤诉。经云:逢苦不忧,何以故?识达故。此心生时,与理相应,体冤进道故,说言报冤行。
二随缘行者:众生无我,并缘业所转,苦乐齐受,皆从缘生,若得胜报荣誉等事,是我过去宿因所感,今方得之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,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,喜风不动,冥顺于道,是故说言随缘行也。
三无所求行者:世人长迷,处处贪着,名之为求,智者悟真,理将俗反,安心无为,形随运转,万有斯空,无所愿乐,功德黑暗,常相随逐,三界久居犹如火宅,有身皆苦,谁得而安。了达此处,故舍诸有,息想无求。经云: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。判知无求真为道行,故言无所求行也。
四称法行者:性净之理目之为法,信解此理,众相斯空,无染无着,无此无彼。经云:法无众生,离众生垢故。法无有我,离我垢故。智者若能信解此理,应当称法而行。法体无悭,于身命财行檀舍施,心无悕惜,达解三空不倚不着,但为去垢,称化众生,而不取相,此为自行,复能利他,亦能庄严菩提之道。檀施既尔,余五亦然,为除妄想,修行六度,而无所行,是为称法行。
六祖惠能
关于六祖的法号,历来志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。六祖天生聪颖听法即悟,惟不识字,但据六祖门人曹溪法海曾记载……专为安名,可上惠下能也。
父曰,何名惠能?僧曰,惠者,以法惠施众生;能者,能作佛事。此外,六祖法体真身的安放地南华禅寺亦以惠能为准,可知慧能当是讹误。
惠能父亲早亡,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,不识一字。一次,惠能在客店卖柴后听到有人读诵《金刚经》,心下即便开悟,问经从何来,念诵者告诉他从黄梅山东禅寺来,该处有五祖弘忍弘法,猊下高足一千余人。有一人资助惠能银两,惠能尽数交给老母亲,于是前往黄梅拜谒五祖。
五祖知道惠能根性大利,派他在厨房做工。惠能八月有余,只是舂米、破柴,未曾上过一次正殿,听过一次法会。
其时弘忍有意传法,命弟子作偈以呈,以检验他们的修为。
神秀上座呈偈曰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
弘忍告诉大家应照着这个偈修习,能得大利益;但是私下里他告诉神秀,并未开悟,再呈一偈。
惠能听后亦诵一偈,请人代劳题于壁上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大众皆惊,弘忍见后,告诉大家并未开悟,将偈子擦干净。
后来,五祖于三更招惠能秘授《金刚经》,当听到: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时下大彻大悟。
五祖于是传衣钵,定为传人,并且嘱咐六祖坐船南下,等时机成熟后再弘法,衣钵就到你为止不要再传了。
惠能圆寂后,弟子们将其经历和言论整理成《六祖坛经》简称《坛经》,是禅宗的经典。
六祖坛经(全称:六祖大师法宝坛经),是禅宗的经典,由六祖惠能的弟子们将其经历和言论整理而成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整理:
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无动摇!何期自性能生万法!
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自性迷即是众生,自性觉即是佛。
善知识,自心归依自性,是归依真佛。自归依者,除却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谄曲心、吾我心、诳妄心、轻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见心、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,常自见己过,不说他人好恶,是自归依。常须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见性通达,更无滞碍,是自归依。
四弘誓愿: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!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!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!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!
善知识,何名禅定?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外若著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,思境即乱。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也。
善知识,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;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。
善知识,于念念中,自见本性清净,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。
云何名忏?云何名悔?忏者,忏其前衍;从前所有恶业,愚迷、憍诳、嫉妒等罪,悉皆尽忏,永不复起,是名为忏。悔者,悔其后过;从今已后,所有恶业,愚迷、憍诳、嫉妒等罪,今已觉悟,悉皆永断,更不复作,是名为悔。故称忏悔。凡夫愚迷,只知忏其前衍,不知悔其后过。以不悔故,前衍不灭,后过又生。前衍既不灭,后过复又生,何名忏悔?
祖又曰: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;念念无滞,常见本性真实妙用,名为功德。内心谦下是功,外行于礼是德;自性建立万法是功,心体离念是德;不离自性是功,应用无染是德。若觅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轻,常行普敬。心常轻人,吾我不断,即自无功;自性虚妄不实,即自无德;为吾我自大,常轻一切故。……善知识,念念无间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。……善知识,功德须自性内见,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。是以福德与功德别。……造寺度僧,布施设斋,名为求福,不可将福便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
明心见性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:
祖言:大众,世人自色身是城,眼耳鼻舌是门;外有五门,内有意门。心是地,性是王。王居心地上,性在王在,性去王无;性在身心存,性去身心坏。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自性迷即是众生,自性觉即是佛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:
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,外照六门清净,能破六欲诸天;自性内照,三毒即除,地狱等罪一时消灭,内外明彻不异西方。不作此修如何到彼?……善知识,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:
慧能曰:法师讲《涅槃经》,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。
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:犯四重禁,作五逆罪,及一阐提等,当断善根佛性否?
佛言:善根有二:一者常,二者无常,佛性非常非无常,是故不断,名为不二;一者善,二者不善,佛性非善非不善,是名不二。蕴之与界,凡夫见二,智者了达其性无二;无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09部《大般涅槃经》摘录:
善男子,观十二缘智,凡有四种:一者下,二者中,三者上,四者上上。下智观者,不见佛性,以不见故得声闻道;中智观者,不见佛性,以不见故得缘觉道;上智观者,见不了了,不了了故住十住地;上上智观者,见了了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。
根据大正藏《少室六门》之第六门《血脉论》摘录:
问曰:白衣有妻子,淫欲不除,凭何得成佛?
答曰:只言见性,不言淫欲。只为不见性,但得见性,淫欲本来空寂,不假断除,亦不乐着。何以故?性本清净故。虽处在五蕴色身中,其性本来清净,染污不得。法身本来无受,无饥无渴,无寒无热无病,无因爱,无眷属,无苦乐,无好恶,无短长,无强弱。本来无有一物可得,只缘执有此色身因,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。若不执即一任作为,于生死中得大自在,转一切法,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,无处不安。若心有疑,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,不作最好,作了不免轮回生死。若见性,旃陀罗亦得成佛。
般若波罗蜜(亦译:般若波罗蜜多)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:
善知识,摩诃般若波罗蜜,最尊最上最第一,无住无往亦无来,三世诸佛从中出。
善知识,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,须修般若行。
持诵《金刚般若经》,即得见性。当知此经,功德无量无边,经中分明赞叹,莫能具说。此法门是最上乘,为大智人说,为上根人说。小智小根人闻,心生不信。何以故?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,城邑聚落悉皆漂流,如漂草叶;若雨大海,不增不减。若大乘人、若最上乘人闻说《金刚经》,心开悟解,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。自用智慧常观照故,不假文字。譬如雨水,不从天有,元是龙能兴致,令一切众生、一切草木、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,百川众流却入大海,合为一体。众生本性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
善知识,何名般若?般若者,唐言智慧也。一切处所,一切时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。一念愚,即般若绝;一念智,即般若生。世人愚迷,不见般若;口说般若,心中常愚,常自言我修般若,念念说空,不识真空。般若无形相,智慧心即是。若作如是解,即名般若智。
善知识,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;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,须假大善知识,示导见性。当知愚人、智人,佛性本无差别;只缘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、有智。
善知识,我此法门,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何以故?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。若无尘劳,智慧常现,不离自性。悟此法者,即是无念、无忆、无著,不起诳妄,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。
般若波罗蜜(亦译:般若波罗蜜多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)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7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摘录:
观自在菩萨(观世音菩萨)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……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105卷摘录:
过去诸佛及诸弟子,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,已证无上正等菩提,入无余依般涅槃界;未来诸佛及诸弟子,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,当证无上正等菩提,入无余依般涅槃界;现在十方无量诸佛及诸弟子,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,现证无上正等菩提,入无余依般涅槃界。何以故?……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普摄一切菩提分法,若声闻法、若独觉法、若菩萨法、若如来法皆具摄故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8卷摘录:
若正问言:何法能摄一切善法?应正答言:甚深般若波罗蜜多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94卷摘录:
尔时,具寿善现白佛言:世尊,诸菩萨摩诃萨为但安住如是般若波罗蜜多,能作如是方便善巧,为亦住余法耶?
佛告善现:岂有余法不入般若波罗蜜多?云何复疑为住余法?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461卷摘录:
佛告善现:诸菩萨摩诃萨应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,引深般若波罗蜜多,修深般若波罗蜜多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摘录:
佛告文殊师利(文殊菩萨):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,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?
文殊师利(文殊菩萨)言:以不住法,为住般若波罗蜜。
佛复问文殊师利言: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?
文殊师利言:以无住相,即住般若波罗蜜。
佛复告文殊师利: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,是诸善根云何增长?云何损减?
文殊师利言: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,于诸善根无增无减,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,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。世尊,如是修般若波罗蜜,则不舍凡夫法,亦不取贤圣法。何以故?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。如是修般若波罗蜜,亦不见涅槃可乐,生死可厌。何以故?不见生死,况复厌离?不见涅槃,何况乐著?如是修般若波罗蜜,不见垢恼可舍,亦不见功德可取,于一切法心无增减。何以故?不见法界有增减故。世尊,若能如是,是名修般若波罗蜜。
世尊,不见诸法有生有灭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世尊,不见诸法有增有减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世尊,心无希取,不见法相有可求者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
世尊,不见好丑,不生高下,不作取舍。何以故?法无好丑离诸相故,法无高下等法性故,法无取舍住实际故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