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法专心弃生意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昔佛在世,佛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(亦译:憍昙弥、大爱道),为佛作金缕织成衣,赍来上佛。
佛即语言:用施众僧。
大爱道言:我以乳餔长养世尊,自作此衣故来奉佛,必望如来为我受之。
云何而言施与众僧?(释迦牟尼佛的生母摩耶夫人,生下悉达多太子七日后便命终生于忉利天。悉达多太子由其姨母乳餔长大,年长后经历六年苦行,终成佛果。)
佛语之言:欲使姨母得大功德。所以者何?众僧福田广大无边,是故劝尔。若随我语,已供养佛。
时大爱道即持此衣,往到僧中,从上座行,无敢取者。
次到弥勒,弥勒受衣,即着入城乞食。
弥勒身有三十二相,紫磨金色。既到城里,众人竞看,虽皆钦敬,无与食者。
有一穿珠师,见诸人等无与食者,即前跪请,将至家中,与弥勒食。
弥勒食讫,时穿珠师,以一小座,敷弥勒前,求欲听法。
弥勒有四辩才力,即便为说种种妙法。
时穿珠师,愿乐听闻,无有厌足。
先时有大长者(大富人家),欲将嫁女,雇穿珠师,给其宝珠雇令穿之,事成之后给钱十万。尔时,彼嫁女家派人前来索珠。
时穿珠师听法情浓,不暇为穿,即答之言:过会儿再来取宝珠。
如此三返,犹故不得。
长者闻此事已十分嗔恨,一气之下,命人要回宝珠,另外雇人穿珠。
这下穿珠师的老婆也怒了,大骂其丈夫:一会儿的功夫,穿一宝珠,即可得利十万。云何听此道人浮美之谈?
其夫闻已,心生悔恨。
弥勒知其意,而语之言:汝今能与我共至精舍不?
穿珠师答言:可尔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即时共到精舍,随弥勒来到僧中,问众僧:若有施主,请一持戒清净沙门,于其家中供养一钵之食,其所获福,比起人得十万钱如何?
时憍陈如,寻即说言:假使有人,得百车珍宝,计其福利,不如请一净戒沙门就家供养得利弘多。
舍利弗言:设令有人,得阎浮提(即南阎浮提:四大洲之一)满中珍宝,犹不如请一净戒者就家供养获利弥多。
目犍连言:正使有人,得二大洲(亦译:二天下)满中七宝,实不如请一清净沙门,于家供养得利极多。
时阿那律更复言说:正令得满四大洲(亦译:四天下)宝,其利犹复不如请一清净沙门到家供养得利殊倍,况复听法。所以然者?我是其证。
四大洲(亦译:四天下)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100卷:
四大洲为:东胜身洲、南赡部洲、西牛货洲、北俱卢洲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96部《佛说菩萨本业经》:
四天下为:东弗于逮、南阎浮提、西拘耶尼、北郁单越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08部《一切法高王经》:
四天下为:东弗婆提、南阎浮提、西瞿耶尼、北郁单越。
四大洲人寿长
北俱卢洲(北郁单越)人寿长1000岁,西牛货洲(西瞿耶尼)人寿长500岁,东胜身洲(东弗于逮)人寿长250岁,南赡部洲(南阎浮提)人(即我们)寿长不定(随增减劫而变化):增劫中,寿长从10岁增至84000岁(亦有经文为80000岁或无量寿);减劫中,寿长从84000岁(亦有经文为80000岁或无量寿)减至10岁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260部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:
北俱卢人定寿千岁。西牛货人寿五百岁。东胜身人寿二百五十岁。南赡部人寿无定限,劫减最后极寿十年,于劫初时人寿无量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时阿那律继续说道:
自念过去九十一劫,时世有佛号毗婆尸如来,般涅槃后,经法灭尽。
时阎浮提,有一大国,名波罗奈。
尔时国中,有一萨薄,家居巨富,无所乏少,有二男儿,各皆端正。
大儿名为泪吒,小儿名阿泪吒。
父垂命终告敕二子:我必不免,当即后世,汝等兄弟念相承奉,合心并力,慎勿分居。所以然者?譬如一丝,不任系象,合集多丝,乃能制象;譬如一苇,不能独燃,合捉一把,燃不可灭。今汝兄弟,亦复如是,共相依恃,外人不坏,内穆勤家,财业日增。
嘱诫之后,气绝命终。兄弟奉教,合居数时。
其弟后来娶妻,其妇语之而言:你活得就像个奴隶。所以者何?家中钱财使用额度,都由汝兄决定。汝今唯得衣食而已。不像奴隶?
其妇数作此语之后,其弟阿泪吒,便向其兄提出分家。
兄见其弟意盛,便与之分家居。
分家之后,阿泪吒夫妻二人,恣情放纵,饮啖奢侈,招合伴党,不顺礼度,未经几年,家物耗尽。
无奈之下,便去其兄家中乞讨。
其兄矜之,给钱十万。用尽更索,如是六返,前后共与六十万钱。
后复更来,其兄诃责:亡父敕诫,汝不承用;求共分异,丧用无度;前后与汝六十万钱,汝不知足复更求索。今次最后与汝十万,之后别再来索。
弟受责备,得是苦语,惭愧取钱。夫妻二人,改过自新,谨身节用,勤心家业,财产日广,其后渐富,更无乏短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阿那律继续道:
尔时其兄泪吒,连遭衰难,所在破亡,财物迸散,家贫如洗。
往到弟边,求索少钱。
其弟瞋嫌,而语兄言:我昔从汝有所乞索,苦切见责。今日何故来从我索?作是语已,乃不让食。
兄闻此言极生忧恼,而自念言:生死之中何可畏耶?同生兄弟,犹尚如此,不识恩养,何况外人。
心即厌世,舍家入山精勤学道,静坐思惟诸法生灭,心即开悟成辟支佛。
后值世俭,人民饥乏。时辟支佛,乞食难得。
弟阿泪吒,后转贫穷,复值岁荒,遭世饥馑,食谷不继,卖薪自活。
一日晨朝,早往入泽,于城门中,见辟支佛,威仪可观,入城乞食,即往取薪,还来到门,见辟支佛空钵而出,心自生念:此是快士,晨见入城,今乃空来,若令与我共归至家,当共分食以奉施之。
时辟支佛,寻知其意,即随其后,往到门中。
阿泪吒见,心生欢喜,即为敷床请令入坐,索其自分稗子之糜,躬手自持,施辟支佛。
时辟支佛,语阿泪吒:汝亦饥渴,当共分啖。
阿泪吒言:我曹世俗,食无时节,尊日一食,但愿为受。
即受食讫,感其至心,遭斯岁俭,父子不救,能割食分,以用见施,当为现变,令其欢喜。
时辟支佛,即飞虚空,广现神足,还住其前,语阿泪吒:欲求何愿,恣随汝意。
时阿泪吒见此神变,欢喜踊跃,即前至心,自立誓言:一切众生多种求财,我愿世世莫有所乏,情有所欲应意而至;又愿将来得遇上士,功德胜汝百千万倍,令我于彼得证漏尽,神足变化与汝不异。
求愿已讫,倍复欢喜。时辟支佛,还归所止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阿那律继续道:
时阿泪吒,还入泽中取薪,见一野兔,以镰遥掷,适欲前取,化为死人,上其背上,紧抱其头;尽力推却,不能令却,心怀恐怖。
由于背着死人尸体,担心人们不让入城,于是留待日暮,以衣用覆,担负入城。
回到家中之后,死尸自然堕地,化作金人。
割下金人之头,头即复生;割下金人手脚,手脚还生。
须臾之间,金头、金手、金脚,满其屋里,光明晃昱。
邻里纷纷议论,展转相谈,国王听闻,亲往看之,但见满屋死尸头与手脚,形渐欲臭。
阿泪吒取来,奉以上王,便是真金。
王大欢喜,此乃福人,即问本末。
时阿泪吒具向王说,必当由施辟支佛故。
王闻其语叹言:善哉!汝得快利!即更拜为大臣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阿那律继续说道:
如是诸尊,尔时阿泪吒者,即我身是。
我于彼世,以少稗糜,施辟支佛,因自求愿,缘是以来,九十一劫,生天人中,无所乏少,端正受身,情有所欲,应意而至。
乃至今身,生于释种。初生之日,四十里中,伏藏珍宝,自然踊出。
后渐长大,不喜世务。
兄摩诃男(亦译:释摩男),常有怨辞。
我母语言:我儿福德。
摩诃男言:我独劳虑,理家田业;而阿那律卧食,云何福德?
母亲为了证明,遣我至田,监临种作,令人不与送食。
我怪食迟,遣人往索。
母亲遣人语我:无食。
我言:送无食来。
母即遣人,包好各种空器送来。
到已令摩诃男逐一看之,只见百味饮食,悉满空器之中。
我今得此自然饮食,适由先身施辟支佛,一钵之食。
如是九十一劫,福利未灭。复缘斯德,见佛度苦。
以是之故,故知请一净戒比丘,于家供养得利甚多,胜过满四大洲(亦译:四天下)之财宝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时阿那律,说是语已。于时世尊从外来入,闻阿那律说过去事,告诸比丘:汝等比丘,说过去事,我复次说未来事。
释迦牟尼佛道:将来之世,此阎浮提,土地方正,平坦广博,无有山川,地生软草,犹如天衣。
尔时人民,寿八万四千岁,身长八丈(弥勒佛身长十六丈:可见乾隆大藏经第202部《佛说弥勒来时经》),端正殊妙,人性仁和,具修十善。
彼时当有转轮圣王。
时有婆罗门家生一男儿,字号弥勒,身紫金色,三十二相,出家学道,成最正觉,广为众生,转尊法轮。
其第一大会,度九十六亿众生之类;第二大会,度九十四亿;第三大会,度九十二亿。
如是比丘,三会说法,得蒙度者,悉我遗法种福众生,或三宝中兴供养者,出家在家持斋戒者,烧香燃灯礼拜之者,皆得在彼三会之中。
于时弥勒,闻佛此语,从座而起,长跪白佛:愿作彼弥勒世尊。
释迦牟尼佛告之言:如汝所言,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,如上教化。
十号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34部《佛说十号经》:
十号:佛、如来、世尊、正等觉、应供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。
释迦牟尼佛:亦称释迦牟尼如来、释迦牟尼世尊、释迦牟尼正等觉……
弥勒佛:亦称弥勒如来、弥勒世尊、弥勒正等觉……
阿弥陀佛:亦称阿弥陀如来、阿弥陀世尊、阿弥陀正等觉……
弗沙佛:亦称弗沙如来、弗沙世尊、弗沙正等觉……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于时在会一切大众,见释迦牟尼佛,授弥勒记,当来成佛犹字弥勒,各皆有疑,欲知本末。
尊者阿难,即起白佛:弥勒成佛,复字弥勒,不审从何造起名字?
释迦牟尼佛告阿难:谛听!谛听!
过去无量阿僧祇劫,此阎浮提,有一大国,国王名为昙摩留支,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小国。
有一小国,国王名为波塞奇。时弗沙佛,初出于世,在此国中,化导众生。
时小国波塞奇王,与诸群臣,专供养佛及于众僧,无暇朝贡大王。
于时大王,即遣使者,往责所以。
波塞奇王,即往见佛,白如是事。
弗沙佛告波塞奇王言:汝勿忧虑,但还遣使,以诚往言:佛在我国,朝夕承事,是以不暇往觐大王,国内财物供佛及僧,无有遗余可以献贡。
波塞奇王,得佛教已,即还报使,如佛所语。
使到见王,具道其意。大王闻之,甚怀盛怒,即合诸臣,共详此事。
诸臣皆言,彼王傲慢,宜合兵众,往攻伐之。王即可之,合兵躬往。
前军近到,彼王乃知,心怀怖惧,急往白佛。
弗沙佛言:莫用忧虑,但自往见,宣说前语。
波塞奇王,即与群臣,往到界上,见于大王,礼问毕讫,住在一面。
大王责问:汝何所恃,违慢失常,不来朝觐?
波塞奇言:佛世难值,甚难得睹,顷来在国,化导民物,朝夕奉侍,故使违替。
于时大王,复更重责:正使令尔,何以断献?
波塞奇言:佛有徒众,名为众僧,戒德清净,世良福田,合国所有,常用供养,无有盈长可以为贡。
大王昙摩留支,闻此语已,告言:且住,须我见佛,见佛来还,乃问汝罪。
即与群臣,往至佛所。
闻法专心弃生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
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:
尔时弗沙如来,大众围绕,各悉静然,端坐入定。
有一比丘,入慈三昧,放金光明,如大火聚。
大王昙摩留支,遥见弗沙世尊,光明显赫明曜踰日,大众围绕,如星中月,为佛作礼,问讯如法。
见此比丘,光明特显,即白世尊:此一比丘,入何等定,光曜乃尔?
弗沙如来告诉大王:此比丘者,入慈等定。
王闻是语,倍增钦仰,言此慈定,巍巍乃尔,我会当习此慈三昧。
作是愿已,志慕慈定,意甚柔软,更无害心。
即时请佛及比丘僧,唯愿回神,往至大国。
佛即许可,克日当往。
波塞奇王听闻,弗沙佛欲往至大王国,甚怀恋恨,愁悸无憀,心自念言:若我是大王者,如来则当常住我国,由我小故不得自在。
念是事已,即问佛言:诸王之中何者最大?
弗沙佛告之言:转轮王大。
波塞奇王,因自作愿:由我供养佛及众僧,持此功德,誓愿将来世世,常作转轮圣王。
释迦牟尼佛告阿难:如是阿难。尔时大王昙摩留支,今弥勒是;始于彼世,发此慈心,自此以来,常字弥勒。尔时波塞奇王,今祇陀是;自是以来,常作转轮圣王,乃至今日,功德不尽。
时穿珠师,闻说是已,心大欢喜,寻发无上正真道意。
其余会者,闻佛所说,有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者,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,有得住不退地者,各皆敬戴,欢喜奉行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