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得道罗汉被毒死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9卷(优婆斯兄所杀缘品第四十一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罗阅祇国,有贾客(商人)兄弟二人,共住一处。 兄长向一长者女儿求婚,然其女儿尚小,未到出嫁年龄。于是,兄长便与众贾商人,远至他国,经营生意,多年过去...


养马七日之宿业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8部《佛说摩达国王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罗阅只竹园中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 时有国王,名摩达王,出军征讨,选中的人,皆应赴从。 时有比丘,已得阿罗汉道,入城化缘,亦被征召入伍,并被派去养马。 罗汉比丘,勤苦养马,七日之后,国王前来军阵视察。...


僧护比丘所度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76部《佛说因缘僧护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有一大海龙王,初发信心,变为人形,来至园中,依诸比丘,求欲出家。时诸比丘,不知是龙,即度出家。 龙有五法不能隐身: 一者生时、二者死时、三者淫时、四者嗔时、五者睡时,是为五事。...


鱼吞不死之因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5卷(重姓缘品第二十四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国中有豪长者,财富无量,但无子息。祈神求子,妇便怀妊,日月满足,生一男儿。其儿端正,世所希有。父母庆祝举办宴会,宗亲合集,于大江边,饮酒自娱,手舞足蹈。执儿...


贤者说法五福德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47部《佛说贤者五福德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佛告诸比丘:贤者说法,有五福德。何谓为五? 其人所生则得长寿,是为一福德。 其人所生即得大富,饶财多宝,是为二福德。 其人所生即端正无比,是为三福德。...


罗云尊者忍辱行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42部《佛说罗云忍辱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鹙露子与罗云二人,着衣持钵,入城求食。 有轻薄者,路上看见两位尊者,即兴毒意:取地上沙土置于鹙露子钵中,又击打罗云尊者的头。...


识来受胎三因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12卷、乾隆大藏经第29部《佛说胞胎经》: 世尊告诸比丘:有三因缘,识来受胎。云何为三? 父母集在一处,父母无患,识神来趣,然复父母俱相有儿,此则成胎。是谓有此三因缘而来受胎。 所谓父母集在一处:现代解读,意即性爱。(卵子受精)...


痴心追女走钢丝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婆世踬缘品第六十六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。 时国中有富豪长者,名尸利踬,其家巨富财宝饶多。其妇怀妊月满生男,相貌端正世之少有。相师占相语其双亲:斯子福德,荣焕宗族。父母喜庆,复请相师为之立字。相师问道:...


汉明感梦白马西来
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,始建于东汉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。 民间相传,汉明帝,夜晚梦见金人顶有光明。梦醒之后,即问群臣,或有人言:西方有神,名号为佛。于是,汉明帝就派遣使者,前去天竺问佛道法。这就是世人相传的汉明感梦。...


菩萨也看不见的菩萨
普贤菩萨:在四大菩萨(大悲观世音菩萨、大愿地藏菩萨、大智文殊菩萨、大行普贤菩萨)中,以大行而闻名。 乾隆大藏经第85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》第40卷,记载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(亦称十大愿王): 何等为十:一者礼敬诸佛、二者称赞如来、三者广修供养、四者忏悔业障、五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