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阿育王布施百亿金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 尔时,阿育王作八万四千佛塔已竟,来到鸡头摩寺,询问上座:此阎浮提内颇有如我为佛记者不? 上座耶舍(亦译:耶奢、夜舍)答言:有。昔日佛告阿难:我百年后有长者名掘多,其子名为优波掘多(亦译:优波笈...


人王与龙王比福德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7部《阿育王譬喻经》与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 昔日有大国王字名阿育(即阿育王),统领诸国,莫不臣属。 大王聪明,智慧无量,询问诸臣: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? 诸臣回答:天下尽属大王,无不弭伏。 其中有一智臣答道:王界之内不属王者,乃龙王也。...


如来预言之阿育王
如来预言之阿育王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记载: 阿育王,前世为小儿时,曾以手捧沙土置佛钵中。 释迦牟尼佛记其在如来涅槃百年后,当生为王,名为阿育,为四分转轮王(转轮圣王四分之一),信乐正法,当广供养舍利,起八万四千塔,饶益...


阿育王夫人得度缘
根据大正新修大藏经No.206《旧杂譬喻经》之(十四)整理: 昔日阿育王,曾每日为一千阿罗汉供饭。 某天,有一年轻沙门远道而来,与众僧人共入王宫。 年轻沙门进入王宫就坐之后,上下看视宫殿,最终将目光停留在阿育王的某位夫人身上。...


八万四千佛塔之缘
阿育王起八万四千佛塔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9部《佛临涅盘记法住经》记载: 释迦牟尼佛,在临涅槃之际,预言了自己涅槃之后,第一个百年乃至第十个百年(共计千年)之中,佛法逐渐向衰的种种。 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后第一个百年,弟子聪慧多闻,具大神力,于诸有情多所饶益。天龙欢喜勤加守护...


一棵树引发的思考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72部《佛说栴檀树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维耶梨国。 有迦罗越(迦罗越:意为居士),奉佛明法,请佛供养,愿闻法义。 尔时,世尊便笑,五色光从口而出,绕身三匝,还从顶入。 阿难整正衣服,叉手白佛:佛不妄笑,笑必说法,有所济度,愿为说之。...


布施者当平等心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55部《佛说梵摩难国王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 时有国王名梵摩难,常供养佛及众僧。每到斋日,王敕群臣严驾与数千人往诣佛所。世尊每为众会说法,王便欢喜恭敬听经。...


一念慈心其福难量
佛始起慈心之因缘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佛始起慈心缘品第六十三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时诸比丘,夏安居竟,往至佛所,礼敬问讯。 佛以慈心,慰喻抚恤:汝等住彼,得无苦耶? 慈心矜笃,极怀怜愍。...


五百世的情缘
尊者阿难,是释迦牟尼佛的执事弟子。 在佛说法时,常侍立于佛身旁,在佛出行时,则紧随于佛身后,因此闻法甚多,堪称多闻第一。 释迦牟尼佛说过的每句话,阿难尊者都谨记无误,无有忘失。 不过世尊住世之时,阿难尊者尚未证得阿罗汉果。...


生老病死从何而来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20部《佛说老女人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221部《佛说老母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堕舍罗(亦译:维耶罗国),所止处名为乐音,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。 时有贫穷老妇来到佛所,头面作礼而白世尊:欲有所问,愿佛开示。 佛言:善哉!当问! 老妇问佛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