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如来预言之阿育王


 

如来预言之阿育王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记载:

阿育王,前世为小儿时,曾以手捧沙土置佛钵中。

释迦牟尼佛记其在如来涅槃百年后,当生为王,名为阿育,为四分转轮王(转轮圣王四分之一),信乐正法,当广供养舍利,起八万四千塔,饶益多人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30部《大唐西域记》第1卷记载:

娑婆世界中,人有四大洲(即四天下),分别为:

东胜身洲(亦译:东毗提诃洲、东弗婆提、东弗于逮)

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

西牛货洲(亦译:西瞿陀尼洲、西瞿耶尼)

北俱卢洲(亦译:北拘卢洲、北郁单越)

我们所在为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

转轮王有四:

金轮王:乃化四天下(统领四大洲人)

银轮王:则政隔北拘卢(统领三洲人:除北俱卢洲之外)

铜轮王:除北拘卢及西瞿陀尼(统领二洲人:东胜身洲与南赡部洲)

铁轮王:则唯赡部洲(统领一洲人:南赡部洲)

转轮王即位时,有飞行转轮(即轮宝:七宝之一)自然天成从虚空中来,有金银铜铁之异,境乃四三二一之差。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1卷:
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转轮王出于世时,当知便有七宝出世,云何为七?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女宝、居士宝、主兵臣宝,是谓为七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33卷:

转轮圣王云何成就七宝?所谓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玉女宝、居士宝、典兵宝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佛告阿难:当于尔时,瞻婆罗国(詹波城)有婆罗门生一女,色貌端正国中第一。相师记之:此女当作国王夫人应生二子:第一子作四分转轮王、第二子出家得道。


婆罗门闻极大欢喜,便将此女至花氏城,众宝璎珞以庄严之,嫁与频头娑罗王(亦译:频头莎罗王、宾头娑罗王)为妻。王即纳娶置于后宫。


后宫中妃皆生妒嫉而言:此女如此漂亮,国王看见必当甚加爱之、冷落我等。于是便令其作下人活,为王剃须。


一时,频头娑罗王睡眠,此女便为王剃须,王醒来后自照镜子,心生欢喜,便语此女:汝有何愿?


答言:我愿与王共相娱乐(与王交会)。


王言:我是国王(刹利种姓),汝身卑贱,何由交会?


女言:我本是婆罗门女,婆罗门以我与王为妻,宫人妒嫉我,令作下人活。


王言:自今已后莫为此事。


遂即立作夫人,共相爱乐,而生一子。母言我忧尽除,即为作字,名阿输迦(亦译:阿输柯、阿恕伽。意为无忧。即阿育王);其后复生一子,名为尽忧(亦译:离忧、除忧。即后来出家得道者:证得阿罗汉果)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尔时,频头娑罗王(亦译:频头莎罗王、宾头娑罗王)找来相师,为诸子占相,想看看谁堪任继承王位。虽然阿育因为身体粗涩父不爱念而不愿往,但其母还是让阿育前往金殿。


时有大臣名为成护,遇见阿育而问:今者欲去何处?阿育答言:今日大王于金殿上欲相诸子,我现往彼。成护即以最胜旧象与阿育乘,阿育乘象至金殿所。至已于诸王子中席地而坐,诸王子皆有种种饮食金银为器。时阿育母即遣人办饭与酪,盛以瓦器送与阿育。


是时频头娑罗王语相师言:汝当次第相诸王子,于我灭后谁堪为王。

相师自念:阿育必应为王,但是如果我说阿育堪任继承王位,而频头娑罗王并不看重的话,必然当即杀我。

于是相师便答王言:今我以因缘相而不说出其名字。

大王答言:好。

相师即言:若王子中有好乘者(象马车乘)便堪为王。

大王复言:汝可更相。

相师复言:若胜坐处是堪为王。

大王复言:汝可更相。

相师复言:有好饮食及以好器则堪为王。

时诸王子,闻其此言,各各思惟:若有好乘坐处饮食器者我当作王。


阿育自念:今此相师不出其名以相故说。若好乘等堪为王者,我乘最胜,又坐大地,饭酪第一,我器地造,以水为饮。如我所见,我当作王。(亦译:阿育自念我应为王。所以者何?象为第一乘,地为第一座,粳米第一饭,瓦器第一盛,酪为第一味,水为第一浆。)


是时阿育之母问询相师:大王灭后谁当作王?

相师答言:阿育必得为王。

其母复语:我闻此语欢喜踊跃,若王闻者或不敬信,相师且莫复道,可远藏避,待阿育得绍王位,汝可复出再回国来。

于是,相师远走他国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尔时,频头娑罗王(亦译:频头莎罗王、宾头娑罗王)所统领的诸小国中,有反逆不从王化者。王即派阿育率兵前往讨伐,但却不给武器物资。士兵们纷纷对阿育说:没有武器怎么打仗?


阿育言道:如果我有功德应该为王,武器物资自然而出。

话音刚落,地神开地,授与刀杖。


国中人民闻阿育来,自然归伏夹道欢迎,而作是言:我等不叛于王亦不叛王子,唯逆王边诸恶臣子,王所派来的大臣治国无道,愿废之。


阿育调顺一国,又去另一国。时该国有二力士,告小国王:我等二人力能平山,彼阿育来不足为惧,我等为王推诸山石。是时,诸天而发声言:阿育当为四分转轮王(转轮圣王四分之一),统领此阎浮提,汝等勿兴逆意……


于是,阿育渐渐征伐,四海之内悉皆归伏。


尔时,频头娑罗王长子(同父异母)名为修私摩(亦译:宿尸魔、修师摩、苏深摩)入花氏城,遇到第一辅相(顶上无发),即戏手拍其头。第一辅相自念:此王子未绍王位,便用权势驱我头上,若绍王位必当以刀斩我首。于是便鼓动五百辅相而言:相师记言阿育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,我等诸臣应共立之。


不久之后,先前小国又为恶臣所教,复还叛逆。频头娑罗王,便派长子(同父异母)修私摩(亦译:宿尸魔、修师摩、苏深摩)前去,然其长子修私摩无法调顺人民。频头娑罗王听闻大怒,随即生病。


尔时,阿育归来返城,频头娑罗王便下令,派阿育出征,同时将其长子(同父异母)修私摩召回,欲授其王位。诸相大臣暗中使诈,以黄物涂阿育身,谎称阿育得病,不任征伐。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随着频头娑罗王(亦译:频头莎罗王、宾头娑罗王)每况愈下,诸相大臣庄严阿育,至大王所白王而言:此是王子!大王应当立即授之王位,以理国事。修私摩(亦译:宿尸魔、修师摩、苏深摩)来,当还废之。


是时,大王闻是语已,心大嗔忿。


时阿育言:若我如法得为王者,天当即时与我天冠。作是言已,诸天即以天冠着其头上。


大王见已,倍生嗔恚,遂有热血从其口出,即便命终。


阿育于是即登王位。登王位已,即拜成护(之前给阿育象乘者)为第一大臣。


尔时长子(同父异母)修私摩(亦译:宿尸魔、修师摩、苏深摩)闻大王终,阿育就位,生大嗔恚。率军归来,欲伐阿育。


时阿育王,令二勇猛大力士领兵守城二门(南门、西门);复令大臣成护领兵守城一门(北门);阿育王自领兵众守城东门。


大臣成护以诸方便于城东门作诸机关:刻木以为阿育王身及诸军众,掘地作无烟火坑,以物覆之,复以燥土用置其上。


时修私摩,领诸兵众欲攻北门。成护语言:汝莫攻我,当攻东门。汝若得杀阿育王者,我自降伏。


时修私摩,便从其语,往攻东门,见机关人悉皆不动,于是直前,即堕火坑,自烧而死。


军中大帅名为贤踊,见修私摩已死,便率领其军众,于佛法中出家修道,即得阿罗汉果。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尔时,有五百大臣,以我等共立阿育为王故,轻慢于王,不行君臣之礼;王亦自知诸臣轻慢于己,而欲治之,便下令道:用好花果树种植围绕在棘刺周围。


五百大臣纷纷反驳:只有用棘刺来围好花果树的,哪有反其道而行之的?


王乃三敕,臣固不从。王极嗔恚,即自拔刀斩五百臣首。


复于一时,阿育王与五百婇女入于后园。

园中有树,名为阿育。

阿育王因为树与其同名十分欢喜。

诸婇女辈因阿育王身体粗涩,情不爱敬不喜亲近。

便于阿育王睡眠时,折树花叶,欲令王不欢喜。

王醒来后见树毁坏便问左右,诸女答言我等所为。

阿育王大忿怒,将五百婇女绕树烧杀。


举国人民皆称暴恶,遂号名为:暴恶阿育王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由于阿育王恶名远扬,其第一大臣成护,便语王言:自行杀害非王所宜,今当可选恶人,以治罪人。王可其言,即便遣使,募觅恶人。


尔时,国边山下有一织师,生育一子,名为耆梨,为人极恶,骂父骂母,常以网捕为业,一切众生无不杀害,众人皆称其为大恶之人。


耆梨大恶人,闻使来召,即辞父母,欲入王宫而为杀戮。

父母不同意,此大恶人便将其父母都杀了。


耆梨来到王宫之后,便白王言:欲治人者,当作牢狱,庄严狱门,极令华丽,令见之者无不爱乐。


复白王言:请王严教,有入狱者悉不得出。


王言:甚善。


尔时,耆梨大恶人,往至寺院,恰逢寺中比丘,为了警示世人诸恶莫作,而说地狱诸苦恼事:所谓镬汤炉炭、刀山剑树、融铜灌口、吞大铁丸……等种种苦,若有人作诸众恶,死后生地狱者,则随其罪业而治之。


耆梨闻是语已,即自念言:我狱城中,亦当作此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尔时,舍卫国有一商主,共妇入海,至海生儿,名儿为海。

后遇五百贼,害此商主、夺其财物、唯儿得免。

其儿见父已死及失宝物,厌世间苦,便于佛法中出家学道。

次第游化,至花氏城。

因见牢狱之门种种庄严,便入乞食,入已见诸苦具,即便欲出。


耆梨大恶人,见之告言:汝今受死,不得出也。

比丘闻已,即便大哭。

耆梨问言:何为大哭如婴儿也?

比丘答言:我不畏死,而作是哭畏失善利。何以故?人身难得,佛法难值,我新出家,未证道法,是故哭耳。

耆梨而言:王先听我,入此狱城,悉不得出。

比丘啼言:活我七日,之后随汝杀之。

耆梨于是便同意让比丘多活七日。比丘随即勤修,满至七日。

尔时宫中有人犯事,被送来关入此狱中,耆梨即行酷刑。比丘见已深生怖畏,即于其夜精进思惟,断除烦恼得罗汉道(证得阿罗汉果)。


第八日至,耆梨大恶人,便设大镬以水置中,多与薪火,煮此比丘,薪草燃尽,水冷不热。耆梨见已,亲自燃薪,柴火都尽,水冷如故。怪其所以便看镬中:乃见比丘结跏趺坐,坐于千叶莲花之上。


见是事已,即往白王。时王闻已,与一切人民共往看之。是时,比丘见无量众应受化者皆已聚集,即从镬出,飞身虚空,大现神通。

王见此已,合掌恭敬,生希有心。


比丘深知,阿育王是大檀越(大施主),必能分布佛之舍利,饶益人天。于是启白阿育王道:大王当知,佛记汝于佛灭度百年后,于花氏城为王号阿育,为转轮圣王四分之一。为正法故,大王当广布舍利起八万四千佛塔。而今何以反造牢城如似地狱、残害众生之命?


时阿育王,闻是语已,即于佛法,深生信悟,合掌恭敬,忏悔罪过,破坏此狱,欲造佛塔。
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阿育王,是阿阇世王的后裔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4部《大般涅槃经》记载:如来涅槃之后,八位国王(阿阇世王及余七国王)请得如来舍利,于各自国内起塔供养。


于时,阿育王便诣王舍城,取其祖先阿阇世王,埋于七座佛塔之内的舍利(迁复修治与本无异);造八万四千宝箧(以金银琉璃装饰),一宝箧中盛一舍利;复造八万四千宝瓮与八万四千宝盖;交付舍利供养之具,敕诸鬼神,令于一切大地,遍布阎浮提,而起佛塔。


尔时,鸡头摩寺上座耶舍(亦译:耶奢、夜舍),听闻阿育王欲于阎浮提内,造立八万四千佛塔,便语之言:善哉善哉!王欲作塔之时,我可以手遮日,令遍国界。


于是,阎浮提内一时造塔,上座耶舍,随即以手遮日,方便立塔。


八万四千佛塔,造塔已竟,饶益世间,善得滋长,恶名消灭。


一切人民,欢喜无量,皆号王为:正法阿育王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