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从天堕地的顶生王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3卷(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)与乾隆大藏经第1006部《佛说顶生王因缘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(第1006部经文:胜军大王来诣佛所,到已头面礼足退坐一面。)...


慷慨国王得度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3卷(世俗品第二十一)与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5卷(化作梵志度多味象王第七)整理: 昔有国王名多味写,该王奉事异道(外道)。忽于一日,王发善心,欲大布施。堆积七宝如山,用以布施。有来乞者,听令自取重一撮去。如是数日,其...


吝啬富豪得度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52部《卢至长者因缘经》整理: 若着悭贪,人天所贱;是以智者,应当布施。 昔有长者,名为卢至,其家巨富,财产无量。由其往昔,于胜福田,修布施因,故获其报;然其施时,不能至心。以是之故,虽然富有,意常下劣。于己财物,皆生悭吝,如守财奴,人所嗤笑。...


为国王者应以正法应随法行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45部《如来示教胜军王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(释迦牟尼世尊)在室罗筏住誓多林(祇陀林)给孤独园,与其无量大苾刍众天人等俱。 尔时,憍萨罗主胜军大王,为欲瞻仰请问佛故,严驾出城往如来所。时胜军王遥见如来,三十二相八十随好,心喜踊跃不能自胜。到已顶...


切莫破用常住三宝之物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38部《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瞻波无忧树下,与大比丘众、慈氏菩萨等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等,恭敬围绕而为说法。 尔时波罗奈国,有大国王,名为梵寿,出城游玩,来至佛寺。...


今失双目昔日之罪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 阿育王的两位夫人:一名莲花、二名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。 夫人莲花生育一子,相貌端正,特别是其眼睛,光明辉曜,如秋满月。 阿育王见此儿眼,十分愉悦,便问大臣:颇见人眼有似我此小儿眼不?...


阿育王时代的故事
阿育王时代的故事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第2卷(阿育王现报因缘第六)整理: 昔日阿育王时,师子国主贡献五枚如意宝珠。 王得珠已,即以一枚施佛生塔,第二枚施与菩提树塔,第三施与转法轮塔,第四施与佛涅槃塔,余有一珠欲与诸夫人。...


沙弥降化五百外道
沙弥降化五百外道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第2卷(阿育王现报因缘第六)整理: 昔阿育王,深信三宝,常供养佛法众僧。 诸婆罗门(外道)皆生嫉妒,共集议言:阿育王一切尽用供养剃头秃人,我等宿旧未曾被问。当设何方使彼意回?...


阿育王弟出家得道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 阿育王的母亲在年轻时,就有相师记之:此女当作国王夫人,应生二子:第一子作四分转轮王(即阿育王)、第二子出家得道。 后来阿育王的母亲嫁给了频头娑罗王(亦译:频头莎罗王、宾头娑罗王)。先后生下两子...


十大行愿之广修供养
四大菩萨 大悲:观世音菩萨 大愿:地藏菩萨 大智:文殊菩萨 大行:普贤菩萨 之所以称普贤菩萨为(大行)普贤菩萨,因为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(亦称十大愿王),无有穷尽。 乾隆大藏经第85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》第40卷,记载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,来看原文之广修供养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