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布施生天福不同
布施生天福不同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0部《阿鸠留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佛告诸比丘言:昔有贾客,名阿鸠留,居家甚富,财宝饶多。 阿鸠留,不信有后世生,不信善恶有报。常言:人死之后终不复生。所作善恶:人心所念、人口所言、人身所行,皆当弃捐,后不复生...


摩诃迦葉度贫母
摩诃迦葉度贫母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19部《佛说摩诃迦葉度贫母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度于君民,与众菩萨大士、天龙鬼神、无数世人会众听经。 是时摩诃迦葉,独行教化到王舍城,常行大哀福于众生,舍诸豪富而从贫乞。 摩诃迦葉(亦译:迦葉、大迦葉)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堪称头...


天福究竟有多大
天福究竟有多大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21卷摘录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今当说四梵之福。云何为四? 若有信善男子、善女人,未曾起偷婆(佛塔)处,于中能起偷婆者,是谓初梵之福。...


五衰相现自归三宝
五衰相现自归三宝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24卷(善聚品第三十二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 尔时,三十三天(亦即:忉利天)有一天子,身形有五死瑞应(亦称:五衰相现)。 五衰相现...


福报随身无能劫盗
福报随身无能劫盗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49部《佛说树提伽经》整理: 昔有长者,名树提伽,乃是国中大臣,仓库盈溢,金银具足。 其家有一白氎手巾挂在池边,某天遇风吹起,至国王大殿前。 国王即与群臣纷纷议论,诸臣皆言:国欲将兴,天赐白氎。 唯树提伽,默然不言。...


佛说五十事要法之义
佛说五十事要法之义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4部《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千二百五十沙门、菩萨万人、无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。 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,名为辩意。率领五百长者子,各有五百侍从,来诣佛所,头面着地为佛作礼,却坐一面。...


放舍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99部《黑氏梵志经》整理(一): 昔释迦牟尼佛于尼连江水边游化一月;后到罗阅只城止顿一年,教授国民为其讲法;初成佛道竟二年已,乃到舍卫国兴隆道化,开度天人世间人民。 尔时香山有梵志,获得四禅,具足五通,彻视洞听,身能飞行,自察心念,知人来生。...


石女偿债之因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396部《未曾有因缘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…… 尔时波斯匿王听闻,佛陀之子罗睺罗(亦译:罗云)出家为沙弥,便与其群臣夫人太子后宫采女等,恭敬围绕来诣佛所,礼拜问讯并看佛子罗云沙弥。...


沙弥救蚁延寿得道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22卷(沙弥救蚁延寿精进得道第四)整理: 昔有小国,去城不远。有五道士,于中学道。 有一比丘,得六神通。 有一沙弥,年始八岁,共在山中,各一面坐,思惟经道。 师知沙弥命余七日。 在此亡者父母谓吾,看视不快使其命终,心怀怨恨。...


放生大鳖得救记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44卷(慈罗放鳖后遇大水还济其命第四)整理: 昔有一人,名为慈罗。 见人卖鳖,心中怜之。向鳖啼泣。 卖鳖者言:汝何故向鳖啼泣? 慈罗答言:我不忍见之。 卖鳖者笑:汝痴狂耳。 慈罗言道:我念此鳖,从君请买。 卖鳖者言:鳖值百万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