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财富得失之因缘
财富得失之因缘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4部《佛说长者音悦经》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,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、及诸菩萨……一切普会,围绕说法。 佛告大众:彼有长者,名为音悦。 财富无数,年老无子,以为愁戚,然者宿福所追,其报有四: 一者、夫人产男,端正无比。...


佛说三十七种布施
佛说三十七种布施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05部《佛说布施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苾刍(比丘)众,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: 01、以信重心而行布施;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。 02、依时施;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。 03、常行施;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。...


年迈比丘得四果之缘
年迈比丘得四果之缘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8卷(老比丘得四果缘第百十四)整理: 昔有比丘,年已朽迈,神情昏塞;见诸年少比丘,种种说法,听闻其说四果,心生羡尚,而语年少比丘:汝等聪慧,愿以四果,以用与我。...


如来化度辅相夫妇
如来化度辅相夫妇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6卷(拘尸弥国辅相夫妇恶心于佛佛即化导得须陀洹缘第九十五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拘尸弥国。 国中辅相,为人狂暴,其妇邪谄,亦复无异。 辅相敕妇:瞿昙沙门,在此国界,若其来者,闭门莫开。...


一贫如洗不忘布施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2卷(须达长者妇供养佛获报缘第二十三)与乾隆大藏经第1361部《杂譬喻经》之(二十八)综合整理: 昔日,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,其家巨富的须达长者,先后经历七次贫困,最后穷到乃无一钱,客作打工,而以自活。...


闻法专心弃生意
闻法专心弃生意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5卷(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第七十二)与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12卷(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)整理: 昔佛在世,佛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(亦译:憍昙弥、大爱道),为佛作金缕织成衣,赍来上佛。...


恭敬孝顺供养父母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1卷(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第三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,告诸比丘言: 有二邪行,速堕地狱。 云何为二?一者不供养父母、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。 有二正行,速生天上。 云何为二?一者供养父母、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。...


受持五戒生于天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4卷(长者女不信三宝父以金钱雇令受持五戒生天缘第五十一)整理: 昔日舍卫国中,有一长者,名为弗奢。 生二女子:一者出家,精进用行,得阿罗汉;一者邪见,诽谤不信。 父时语此不信之女:汝今归依于佛,我当给汝千枚金钱;乃至归依法僧,受持五戒...


佛说往昔恶道因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396部《未曾有因缘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…… 尔时,波斯匿王听闻,佛陀之子罗睺罗(亦译:罗云)出家为沙弥,便与其群臣、夫人太子、后宫采女等,恭敬围绕,来诣佛所,礼拜问讯,并看佛子罗云沙弥。...


文殊菩萨与阿弥陀佛应化人间
唐朝法顺和尚,是长安万年杜氏之子,又叫做杜顺。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隋文帝的器重,每个月都赐给月俸供养。 民间相传:凡是有病的人,不论其病情如何,只要是和尚面朝着他坐着,没多久病就会好了;甚至于有一生下来就耳聋的,和尚召唤他到跟前,和他谈了几句话,耳朵就能听到声音;有的天生哑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