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恭敬孝顺供养父母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1卷(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第三)整理:

 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,告诸比丘言:

有二邪行,速堕地狱。

云何为二?一者不供养父母、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。

有二正行,速生天上。

云何为二?一者供养父母、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。

 

诸比丘言:希有世尊!如来极能赞叹供养父母。

 

佛言:非但今日。

 

于过去世,雪山之中,有一鹦鹉,父母都盲,常取好花果,先奉父母。

尔时有一田主,初种谷时而作愿言:所种之谷,要与众生而共啖食。

时鹦鹉子,以彼田主先有施心,即常于田,采取稻谷,以供父母。

是时,田主见诸虫鸟来食谷穗,嗔恚懊恼,便设罗网,捕得鹦鹉。

 

鹦鹉子言:田主先有好心,施物无吝,由是之故,我方敢来,采取稻谷。如何今者而见网捕?

 

田主问鹦鹉言:汝取此谷竟复为谁。

鹦鹉答言:有盲父母,愿以奉之。

田主答言:自今已后常于此取,勿复疑难。

 

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:

尔时鹦鹉,我身是也;尔时田主,舍利弗是。

尔时盲父,净饭王是;尔时盲母,摩耶是也。(净饭王是释迦牟尼佛之生父,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佛之生母。)

 
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2卷(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第十四)整理:

 

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,告诸比丘言:

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,能孝养父母,梵天即在家中。

欲使帝释在家中者,能孝养父母,即是帝释在家中。

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,但供养父母,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。

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,但供养父母,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。

 

诸比丘言:如来世尊,极为希有,恭敬父母。

佛言:非但今日极为希有恭敬父母,于过去世,亦曾希有恭敬父母。

诸比丘问:过去恭敬其事云何?

 

佛告比丘:往昔波罗奈国有一贫人,生一儿子,此儿娶妻之后更生多孩。时世饥俭,此儿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们,便将其父母活埋地中,用父母那份口粮来给自己的孩子们。左邻右舍听闻,觉得有理,如此展转相传,便将此恶法之行,推广至全国各地,还成为了国法。

 

尔时复有一长者,亦生一子。此子听闻此法,以为非是。即作是念:当作方便,除此非法恶行。于是此子便让父亲远行学读,使知经论。其父便去,少得学读而便还家。

 

随着长者年纪越来越大,其子便为掘地,作好屋舍,与好饮食,为了躲避国法制裁,便将其父偷藏地中。更作思惟:谁当与我,共同除此非法恶行。

时有天神现身,愿来助其一臂之力。

天神来到王宫,问王四事,若不能解,七天之后,当破王头令作七分。

四问:

一者、何物是第一财?二者、何物最为乐?三者、何物味中胜?四者、何物寿最长?

国王随即昭告天下,有能解答此者,欲求之事皆满所愿。

 

长者儿子取此文书解其义言:信为第一财、正法最为乐、实语第一味、智慧命第一。

解此义已还着王门头,天神见已心大欢喜,国王亦大欢喜。

国王问道:谁教你的?

长者儿子:我父教我。

国王又问:汝父安在?

长者儿子:我父实老,违国法故,藏着地中。大王!父母恩重,怀抱十月乳哺养大,教授人事,皆由父母。假使左肩担父、右肩担母,行至百年,更复种种供养,犹不能报父母之恩。

国王问道:汝今欲求何等?

长者儿子:更无所求,唯愿大王除此恶法,成就孝顺之法。

国王应允,于是昭告天下:若有不孝顺父母者,当治重罪。

 

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:尔时长者儿子,今我身是。我于尔时,为彼一国,除去恶法,成就孝顺之法。以此因缘自致成佛,是以今日亦复赞叹孝顺之法。

コメント


コメント機能がオフになっています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