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临死见佛欢喜生天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6卷(贼临被杀遥见佛欢喜而生天缘第八十三)整理: 昔舍卫国波斯匿王,击鼓唱令而作是言:若作贼者,捉得当杀。 时有一人,捉贼将来。王便遣人,将出杀去。 在于城外,会于道中,逢见如来,心生欢喜。至于杀处,即伏王法。...


佛于众生心平等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6卷(十力迦葉以实言止佛足血缘第八十)整理: 尔时如来,被迦陀罗刺,刺其脚足,血出不止,以种种药涂,不能得差。诸阿罗汉于香山中,取药涂治,亦复不降。 十力迦葉,至世尊所,作如是言:...


佛以智水灭三火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1卷(第十三)整理: 昔有国名南方山,释迦牟尼佛欲往彼国,于路中至一聚落夜宿。 正逢聚落造作宴会,饮酒醉乱,不觉火起,烧此聚落。 众人惊怕不知所趣,各相谓言:我等今日,唯依凭佛,可免火难。 于是众人便白佛言:世尊!愿见救济。...


为供佛僧三年劳作现世获福后得生天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4卷(第七十)整理: 昔日,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,有一长者儿子,早丧父母,孤独贫穷,客作自活(为人打杂作工而自生活)。 听闻人说忉利天上(欲界六天之第二天)极为快乐,又闻人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。 即问他人: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?...


延长寿命之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4卷(第六十六)整理: 昔日有一罗汉道人,教授一小沙弥。师知此徒,却后七日必当命终,便与假期让其回家,七日之后再回来此。 沙弥辞师,即便归去。于其道中,见众蚁子,随水漂流,命将欲绝。...


昔日修塔今为国王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4部《出曜经》第5卷整理: 过去久远无数世时有佛出世,名为迦葉如来。 迦葉如来在世教化,所度有缘众生已讫,便般涅槃。 迦葉如来涅槃之后,四部之众,以佛舍利起七宝塔,兴敬供养。 经历数世,塔自雕坏,无补治者。...


佛说绕塔功德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54部《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,前后围绕。 尔时,长老舍利弗,即从坐起,偏袒右肩右膝着地,合掌白佛:世尊!右绕佛塔得何果报?愿为我等说之。...


佛说造塔之福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57部《佛说甚希有经》整理: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(释迦牟尼佛)在王舍城住鹫峰山,与大苾刍(比丘)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菩萨诸天人等。 尔时,尊者阿难,于日初分,为乞食故,着衣持钵,入王舍城,次第行乞。 遥见一所高广层阁,严丽绮饰甚可爱乐。...


聚沙成塔生天缘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65部《佛说生经》第4卷(佛说五百幼童经第三十三)与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6卷(幼童聚沙为塔第十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游波罗奈国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俱。 时有五百幼童,同心等意相结为伴,日日共行嬉戏游乐。...


佛为送饭度五沙门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1卷(戒慎品第五)整理: 昔日波罗奈国有山,离城四五十里,有五沙门于山中学道。 五沙门,每日清晨出山入城乞食,食讫返回山中,晚暮乃到。 日日于路奔波,往返疲极,不堪坐禅思惟正定,历年如是不能得道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