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今失双目昔日之罪
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36部《阿育王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452部《阿育王传》整理:


阿育王的两位夫人:一名莲花、二名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。


夫人莲花生育一子,相貌端正,特别是其眼睛,光明辉曜,如秋满月。

阿育王见此儿眼,十分愉悦,便问大臣:颇见人眼有似我此小儿眼不?

大臣答言:一切人中未曾见闻。唯闻雪山有鸟,名驹那罗,其眼最好。

于是,王便派人取来彼雪山中驹那罗鸟,见鸟之眼与儿之眼等无有异,故为儿取名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。长大之后,王便为之娶妻。


尔时,阿育王与其子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至鸡头摩寺。

时彼上座耶舍(亦译:耶奢、夜舍)观此王子,不久之后必当失眼,便语王言:何故不使驹那罗王子常令听法?

王便敕子:汝今应当顺上座教。


时王子驹那罗合掌而言:大德有何教敕?还请赐教,唯当从之。

上座耶舍敕言:眼者无常不可恃怙,当勤修集定慧之行。

于是驹那罗受教,即自思惟,观眼无常苦空无我。


时阿育王夫人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,见王子驹那罗年轻英俊,因爱其眼而生欲心,欲与王子共相娱乐(行淫欲事)。


王子驹那罗(阿育王夫人莲花所生)拒绝后,帝失罗叉心生嗔恚而言:汝若不从,不久之后,必当灭汝。



 


尔时北方有国,彼城人民叛逆不顺。王躬欲往,讨伐其城。

大臣谏言:王不需往,可遣一子,征抚而已。

王便问子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言:汝能伐彼国不?

答言:能伐。

王知子意欢喜欲去,庄严道路,而自送之。


彼城人民听闻王子驹那罗来,严治道巷,捉持香瓶,以示伏相半由旬迎,见驹那罗合掌而言:我等人民,不叛于王,亦不叛逆王子,但王所遣大臣在此无道而治,愿欲废之。


是时人民以诸供具供养,恭敬围绕王子驹那罗,迎至城中。




尔时阿育王身遇重病:粪从口出,诸不净汁从毛孔出。一切良医所不能治。

王语诸臣:立即将王子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召回,我当授以王位。

夫人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而自思惟:若驹那罗为王,我必当死。

于是白阿育王言:我能令王病得除愈。

王受其语。


时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语诸医师:若有重患如王病者,慎莫治之,带来王宫。

尔时国中有一人病,症状如王不异,医师便将其人带来王宫。

帝失罗叉得人,便于无人之处,杀之破腹而看。

见其腹中有一大虫:虫若上行粪从口出,虫若下行便从下出。

帝失罗叉,尝试用各种辛物(干姜、椒等)放置虫边,而虫不死。

最后发现以蒜(第1336部译文为蒜、第1452部译文为葱)置于虫边,虫即便死。


于是白王:王于今者应当食蒜(葱),病可除愈。

阿育王答:我是刹利之种,不得食蒜(葱)。

夫人复言:为身命故,作药食之。

王便食之,虫死病除。



 


王病痊愈,语夫人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言:汝有何愿?随意与之。

答言:欲得七日作王。

阿育王即听之作王七日。


帝失罗叉而自念言:我今正是报怨之时。

即便假作阿育王书,令人挑王子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之眼。

由于封书之时,要得王齿印封其书。帝失罗叉便趁王熟睡之时,欲印此书。


正当此时,阿育王突然醒来,帝失罗叉假装镇定问王:何以突然醒来?

王言:我作恶梦,见有鹫鸟欲挑我子驹那罗之眼。

帝失罗叉答言:王不需忧,驹那罗今甚安隐。


待阿育王继续熟睡之后,帝失罗叉再次准备下手之时,王又突然醒来。

帝失罗叉再次镇定问王。王言:又作恶梦,见子驹那罗须发甚长在地而坐。

帝失罗叉还言:王不需忧,驹那罗今甚安隐。


后时得王齿印,帝失罗叉便遣使传书。

时阿育王复于睡眠中,梦见自己牙齿堕落。早起便唤相师而占此梦。

相师占言:如此之梦,必是王子失眼之相。


时阿育王闻其此言,即便起立合掌咒愿:今归佛法僧,于世为最胜,愿诸圣贤众,皆护驹那罗。



 


尔时,使吏传书已到彼国城中。

王子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因慈念群生恒怀悲愍,而深得民心受人爱戴。

彼城之人共议而言:王甚可畏,于其自儿,尚欲取眼,况于我等?

于是便将此书隐匿,久乃方出与驹那罗。


驹那罗得书,即信其语而作是言:随诸人意取我之眼。

尔时城中无人愿取其眼,乃至屠夫亦不乐意,甚至出价十万两金,屠夫犹不为之。


然而随着业缘的成熟,有一丑人(形貌可憎、面有十八种丑),来求挑眼。


时驹那罗见已,便忆念先前上座耶舍(亦译:耶奢、夜舍)所说眼之无常,乃作是念:上座早就预见,我当受此坏眼之报,所以提前为说无常之语,欲使我心受报之时不生恐怖,真乃我之善知识也。


驹那罗即语丑人言:可取一眼,着我手中。

时彼丑人便向驹那罗所,挑取一眼,着其手中。

民众纷纷大骂丑人,悲痛啼哭之声不绝。


时驹那罗观掌中眼,思惟一切诸法悉皆无常,众缘假合而成,都无有实。

作是思惟时,得须陀洹道(初果:须陀洹果)。


复语丑人:更取一眼。丑人复更挑之。

时驹那罗,既失肉眼而得慧眼,得于法财离于忧苦。


在得知此书乃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之所诳作实非王教时,驹那罗便为愿言:使夫人帝失罗叉,长寿安乐无诸衰患。何以故?由彼方便,我得法利。


驹那罗妻,闻其夫主被挑两眼,即向夫所,见血污体,懊恼哽咽啼哭不止。

时驹那罗语其妇言:汝勿啼泣。我自起业,当受此报。



 

是时,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与其妻子,一起返回阿育王所在的花氏城。二人生来未曾履地,其身不堪苦事作业。多亏驹那罗,善于弹琴复能歌唱,一路卖艺乞食济命。


渐至王宫欲入宫中,守门之人不听使入。

驹那罗即于门边地坐,弹琴歌唱,说己辛苦……


王闻歌声而作是言:此歌声似驹那罗声,令我心乱如象失子。

派人往看,还白王言:有一乞人,眼盲黑瘦,妇在其边,非驹那罗。

王闻是语而作念言:我本梦见驹那罗子失其两目。此非是也?

即派使人,速唤之来。


是时,使人将驹那罗及其妇,带至宫中。

时阿育王见驹那罗,眼盲黑瘦,草弊为衣,须发甚长,不复可识;心生疑惑而语之言:汝是驹那罗不?

答言:我是。

王闻其语,闷绝堕地,以水洒面,久乃复苏。


王醒乃问:谁挑汝眼?速疾语我。

驹那罗言:愿莫忧恼。父不闻也,佛亦受报,缘觉、声闻、诸凡夫等无有脱者。善恶之业终不败亡。先作恶业,今受其报。我自造业,不可怨他。


阿育王虽闻此语,犹为懊恼之火焚烧其心,坚持而问:谁挑汝眼?

驹那罗言:父敕使挑。

王言:我若敕人使挑汝眼,当自截舌。

驹那罗言:得父齿印。

王言:若与齿印当拔我齿。

……

在得知是夫人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伪造文书假传王令后,阿育王怒火攻心,大发雷霆,欲杀夫人。

驹那罗深生慈悲,劝王应当修于圣法,不应生嗔,不宜杀害,世尊所说,忍辱第一。

然阿育王不受儿语,以火烧杀夫人帝失罗叉(亦译:帝舍罗叉)。



 

时诸比丘生疑,询问优波掘多(亦译:优波笈多、优波鞠多)尊者:

驹那罗(亦译:拘那罗、鸠那罗)先造何业今受此报?


尊者答言:

过去久远,于波罗奈国有一猎师,至雪山中捕杀群鹿。

时雪山中雷电霹雳,有五百鹿以怖畏故,共入石窟。

时此猎师见诸群鹿,即便捕之,一切皆得。得已复作是念:如若皆杀,肉当臭烂。我但挑其两眼,使其不死,后渐杀之,日食一鹿。


作是念已,便于五百鹿,皆挑其双眼。


于意云何?昔猎师者,今驹那罗是也。以其挑鹿眼故,于无数年常在地狱;从地狱出生于人中,五百世中常被挑眼;今是最后余残果报。




比丘又问:复以何等因缘生于王宫而得富贵、端正、乃至见谛得道?


尊者答言:

过去久远人寿四万岁时,有佛出世,名迦罗鸠村大(亦译:迦罗迦孙大)。

如来入涅槃之后,时有一王名为端严,为佛起塔,七宝庄严。

端严王死后,其弟为王名为不信,偷取塔宝,唯留土木。

一切人民见塔毁坏,懊恼涕泣。


时有长者子,问彼诸人:汝等何事懊恼涕泣?

诸人答言:佛塔七宝所成,今已为人坏尽,取其七宝唯土木在,是以涕泣。

时长者子,还以七宝修治此塔庄严如故;又造金像与佛身齐等以置塔中,复发愿言:愿我后师亦如今日。


比丘当知,昔长者子,今驹那罗是也。以其修治佛塔,今得生于王宫尊豪富贵;以其造作如来像故,今得端正;以其发愿值善师故,今于释迦牟尼佛法中,见谛得道。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