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璎珞供佛得受记
璎珞供佛得受记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二十三(女人以金轮掷佛上缘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 时彼国中有一商主,名为浮海,与诸商客入大海中,采取珍宝。 其妇少壮,容貌可观,忆望其夫,昼夜愁念。即便往诣那罗延天所而作咒言:天若有神,使我夫...


散花供佛得受记
散花供佛得受记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二十二(小儿散花供养佛缘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,着衣持钵,入城乞食。 至一巷中,有一妇女,抱一小儿,在巷坐地。 时彼小儿遥见世尊,心怀欢喜,从母索花,母即与买。...


同名释迦牟尼佛
同名释迦牟尼佛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六(婆持加困病缘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时彼城中有一长者,名婆持加,甚大恶性,喜生嗔恚,无有一类与共亲善,然于六师生信敬心。于后时间遇疾困病,无人瞻视饮食医药,余命无几,作是念言:我今困苦理...


修福修慧不偏废
修福修慧不偏废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17卷《罗汉与象先身兄弟行善不同第十六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359部《众经撰杂譬喻经》之(十九)整理: 往昔迦葉佛时,有兄弟二人,出家俱为沙门。 其兄:喜好持戒坐禅,一心求道,不好布施。...


无着禅师见文殊菩萨
无着禅师见文殊菩萨 中国民间历来流传着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圣的种种事迹,因此便将五台山奉为文殊菩萨的道场。 无着禅师,在五台山金刚窟,遇见文殊菩萨之事,广为流传。不少经典都有记载如: 乾隆大藏经第1470部《宋高僧传》第20卷(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无着传)...


欠债终究得还清
欠债终究得还清 根据第665部《佛说生经》第4卷(佛说负为牛者经第三十九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及众菩萨。 时佛明旦着衣,手执应器,入城分卫。 时远方民,将一大牛,卖与此城中人。 城中人买下之后,欲杀大牛。...


冤家宜解不宜结
冤家宜解不宜结 根据大正新修大藏经No.208《众经撰杂譬喻》之(三十七)整理: 昔有一人,娶了两妇。 小妇生一男儿,端正可爱。 大妇无儿,内心嫉妒,但却佯装爱念。 小儿一岁,大妇以针刺小儿头令入皮肉。 小儿啼哭不复饮乳,七日便死。...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摩竭国蜜提罗城东大天园中止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。 尔时,世尊食后起,与阿难共于树园中经行,佛便笑。 阿难整衣服,右膝著地叉手问佛:佛不妄笑!今何以笑?必当有意!愿闻笑意!...


供养如来得受记
供养如来得受记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一(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)整理: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 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为满贤,财宝无量,不可称计。其人德信贤善,慈愍众生,自利利他,施设大会种种肴膳,常恒供养百千诸外道等,望求生梵天上。...


无心之杀
无心之杀 根据《太平广记》第125卷之(榼头师)记载: 梁武帝登基之后,敬信三宝(佛、法、僧)。 当时,有位禅师,名叫榼头,梁武帝非常敬佩他,便下诏派人请榼头禅师进见。 吏使便奉圣旨,去请榼头禅师进宫。 来到王宫之后,梁武帝正好与人下棋,恰到杀棋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