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Oct 15, 2024
  • 11 min read

 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摩竭国蜜提罗城东大天园中止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
尔时,世尊食后起,与阿难共于树园中经行,佛便笑。


阿难整衣服,右膝著地叉手问佛:佛不妄笑!今何以笑?必当有意!愿闻笑意!

佛语阿难:当为汝说。


过去贤劫初,于此中间有转轮圣王(亦译:飞行皇帝)主四天下(亦即四大洲),名为大天,长寿无病,端正勇猛,治以正法,不枉人民。


七宝具足。何等为七?一者轮宝、二者象宝、三者马宝、四者珠宝、五者女宝、六者主藏宝、七者典兵宝。


佛告阿难:此大天王为童子时八万四千岁,作太子时八万四千岁,登圣王位八万四千岁。



四大洲(亦译:四天下)包括:

东胜身洲(亦译:东弗婆提、东弗于逮)

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

西牛货洲(亦译:西拘耶尼、西瞿耶尼)

北俱卢洲(亦译:北郁单越)

我们所在为南赡部洲(亦译:南阎浮提)。


劫为佛经中常见的时间单位,如同我们现在的年月日。

劫通常表示非常长的一段时间,并且每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有特定的名称来定义。


据乾隆大藏经第401部《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》、第402部《现在贤劫千佛名经》、第403部《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》记载:

现在贤劫中,会有1000尊佛出世传法。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4尊佛。

第1尊佛为拘留孙佛、第2尊佛为拘那含牟尼佛、第3尊佛为迦葉佛。第5尊佛为弥勒佛……第1000尊佛为楼至佛。

贤劫之前,是庄严劫,庄严劫中也有1000尊佛出世传法。第1尊佛为华光佛……

第998尊佛为毗婆尸佛、第999尊佛为尸弃佛、第1000尊佛为毗舍浮佛。

贤劫之后,是星宿劫,星宿劫中也有1000尊佛出世传法。

第1尊佛为日光佛……第1000尊佛为须弥相佛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33卷记载:

转轮圣王受命极长,寿不可计,尔时人之命,无过转轮圣王之寿。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阿难问佛:云何为轮宝?


佛告阿难:月十五日,月盛满时,王沐浴清净,上东楼上,东向视,有千辐金轮,轮高七仞为一多罗;多罗者,独挺树;以树为限,高七多罗,纯以紫磨金为轮。


王见轮已,心念:此轮好轮,愿得提之耶?

念已,轮即就王左手,便举移右手中。

王语此轮:诸不伏者,为我伏之;非我地者,为我取之;如法,非不如法。

语竟,轮还住空,辋东向,毂北向。


王敕左右具四种兵,随轮东引,巡行尽东界;暮则王与兵众,宿于轮下。

东界诸小王皆来朝觐,所贡皆以金钵盛银粟,银钵盛金粟:善来!大王,此东界土地、珍宝、人民尽是王有,愿当停驾住此,我等当禀承天教!

大天王答诸小王:汝等欲承我教者,各还本国,以十善教民,勿行枉横。

诫敕已讫,轮即于海上回转,乘云而行。海中自然开道,广一由延。


王与四种兵随轮如前,巡行南界。

南界诸小王亦来朝觐,皆以金钵盛银粟,银钵盛金粟,贡上曰:善来!天王,此南界土地、珍宝、人民尽是王有,愿停驾住此,我等当禀承天命!

大天答诸王曰:汝等欲承我命者,各还本土,以十善教民,勿行枉横。

诫敕已讫,轮则西回,案行西界。


西界诸王贡献劝请,如南方已讫,轮复北回,巡行北界。

北界诸王亦皆朝觐,贡献劝请,尽如前法。


周游四日,遍阎浮提四海,还本土蜜提罗城,于宫门前虚空中住,高七多罗,辋东向,王便入宫。


佛语阿难:大天得轮宝如此。







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阿难复问:大天得象宝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天以后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浴清净,上东楼上,东向观见空中,有白象王名满呼,乘虚飞来,七肢平跱,口有六牙,头上金冠,金为璎珞,以真珠交络其体,左右佩金铃。象有神力,变形自在。大天见之心自念言:我得此象可耶?当使有所为。念讫,象便立空中于王前,王即教以五事。王复念言:当试此象为能以不?至明日日出,王乘此象,须臾之间,周遍四海,还到本处,于宫门东,东向立。阿难,大天所得象宝如此。


阿难复问:大天所得马宝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天到后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浴清净,上西楼上,西向视,见有绀马王,名婆罗含,乘空飞来,行不动身,头上金冠,宝为璎珞,披珠交络左右垂铃。马有神力,变形自在。大天见之,自念言:得此乘之可也?念讫,至王前。王便乘欲试之,至明日日出,王乘东行,须臾之顷,周遍四海,还至本国,住宫门西,西向而立,阿难,大天所获马宝如此。


阿难复问:大天所得珠宝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王至后十五日,月盛满时沐浴清净,上东楼上,东向视,见有神珠,珠长一尺六寸,有八楞,作绀琉璃色,乘空而来,高七多罗。大天见之,心念曰:得此珠观之可也?如念获之。王欲试之,至夜半,合四种兵,以珠悬于幢头,出城而游,珠照辟方十二由延,兵众相见,如昼无异;珠光所及人民惊起,皆言天明。王即还宫,以幢竖之宫内,内外常明,与昼不异。阿难,大天所获珠宝如此。


阿难复问:大天所得玉女宝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天至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浴清净,上东楼上,东向视,见有刹帝利女宝,名曼那呵利,端正无比姝妙严净,不长、不短,不粗、不细,不白、不黑,冬则温暖,夏则清凉,身毛孔中出栴檀香,口出忧钵莲华香,亦无女人众恶姿态,情性调和,先意承旨,乘虚而来,径至王所。阿难,大天所获玉女宝如是。











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阿难复问:大天所得主藏宝者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天至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浴清净,上北楼上,北向观,见主藏臣,名阿罗咃吱,端正姝妙,不长、不短,不肥、不瘦,身黄金色,发绀青色,眼白黑分明,又能视见地伏藏七宝,有主者为护之,无主者取共王用,聪明智慧,善有方谋,乘虚而来,径诣王前,而谓王言:自今已往,王快可自乐,勿复忧愁,我当给王宝,不令有乏。王便试藏臣,与之乘船独共入海。王谓藏臣者言:吾欲得金银财宝。藏臣者白王:还至岸边,当给财宝。王言:吾欲得水中宝,不用岸上者。主藏臣者便从座起,整衣服,跪右膝,叉手礼水,水中即自然出金顶,大如车毂,须臾满船。王曰:可止!勿复上金,船将欲没。阿难,大天所获典宝臣如此。


阿难复问:大天所获典兵将军者复云何?

佛告阿难:大天至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俗清净,上南楼上,南向视,见南方有大将军,名比毗那,端正姝好,发如真珠色,身犹绿色,不长、不短,不肥、不瘦,眼能彻视,知他人心念,军策变谋,进退知时,乘虚而来,径诣王所,谓王言:愿王自恣快乐,莫忧天下,征伐四方,臣自办之!王欲试之,半夜思惟:欲合四种兵。念讫,四兵尽集。王复念:欲使东引。军即东引,王在中央,将军在前,四兵围绕。王念欲往即往,王念欲还即还。阿难,大天所获典兵将军宝如此。


佛告阿难:大天所获七宝如此。







转轮圣王之七宝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1卷:
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转轮王出于世时,当知便有七宝出世,云何为七?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女宝、居士宝、主兵臣宝,是谓为七。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33卷:

转轮圣王云何成就七宝?所谓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玉女宝、居士宝、典兵宝。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:

转轮圣王,有自然七宝。何等为七?一者轮宝,二者象宝,三者马宝,四者珠宝,五者女宝,六者主藏宝,七者典兵宝。


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佛告阿难:大天王治天下遂久,便语梳头侍者(名为劫北):若有白发者,便拔示我。


劫北视发遂久,见有一白发,便白王言:前所敕者,今已白见。


王言:拔来示我。

劫北即以金镊拔取白发,置王手中。

王捉白发,便说斯偈:我身首上,生此毁庄,身使来召,入道时到。


王心念言:我已极人五欲,今当出家,下须发,被法服。


召太子长生告之:童子!吾头已有白发出,世间五欲吾已厌之,今欲求天所欲。

我今欲剃须发,著法服,出家为道。汝当领国政,立长为太子;好养劫北,使伺白发;白发出者,以国付太子,如我出家,下须发,被法服。


王告太子:我今以此圣王位,殷勤累汝,当使圣位世世相绍,莫使种断;种断者,便为边地人也。若断善行者,便生无法处。


大天王诫敕已,便以国付太子长生,给劫北田业。


佛告阿难:大天王于此城,于此园,于此地,下须发,著法服入道,于此处八万四千岁,行四梵行:慈、悲、喜、护,于是寿终得生梵天。大天出家七日后,女宝命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佛告阿难:长生登位已,至十五日,月盛满时,上东楼上,东向视,见有玉女端正如前,乘虚而来,亦得七宝具足。


王长生已领国政,统四天下。复语劫北:从今而去,为我梳头时,见白发,辄来白我。


登圣王位,遂经八万四千岁,白发复生,劫北白王:素发已生。

王言:拔来著吾掌中。

劫北即以金镊拔,置王手中。

王执白发,即说偈言:我身首上,生此毁庄,身使来召,入道时到。


王心念言:我已极人五欲,今当出家,下须发,被法服。


即召太子冠髻告之:童子!吾已头白,世间五欲吾已厌之,当求天欲。

我今欲出家为道,剃除须发,被著法服。汝当领国政,立长为太子;好养劫北,使伺白须;白发出者,以国付太子,如我出家,下须发,被法服。


王告太子:我今以此圣王位,殷勤累汝,当使圣王位,世世相绍,莫使种断;种断者,便为边地人也。若断善行者,便生无法处。


长生王诫敕已,即以国付太子冠髻,给劫北田业。


佛语阿难:长生王亦于此城、此园、此地,下须发,著法服入道,于此处八万四千岁,行四梵行:慈、悲、喜、护也,于是寿终得生梵天。

王长生出家之后七日之中,七宝自然化去。












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尔时冠髻王,忧愁不乐。诸臣见王不悦,便问王言:大王何以不悦?

王答诸臣:以七宝化去故也!

诸臣白王:王勿以为忧。

王言:何得不忧也?

臣等启白:父王梵行,近在园中,可往谘承,必当诲王致宝之法。

王即敕:严驾!


王与群臣乘七宝车,进诣园所,步入园门,至父王所,稽首礼足,却住一面,叉手白言:王所有七宝,今皆化去。

父先定坐,闻所启白,仰头答言:童子!夫圣王法:不恃父之所有也!汝自行法承之。


王复问言:转轮圣王以何法化?

父便答言:敬法、重法、念法、养法、长法、炽法、大法,行此七法者,便应圣王治也,可以致宝也。


王复问言:云何敬法乃至大法也?


父答:当学给赐贫穷,教民孝养二亲,四时八节以时祭祠,诲以忍辱,除淫、嫉、痴行,此七法者,乃应圣王法也。


王即受教,辞退却礼,绕七匝已,便引还归。


于是,王辄承父命,奉行七法,宣令远近,祇崇王教。王便开藏,给赐贫穷,侍养孤老,四方之民,莫不奉承。


于是,王以十五日,月盛满时,沐浴清净,将诸婇女上东楼上,东向视,见有千辐紫磨金轮,轮高七多罗,去地亦七多罗,乘虚而来,住于空中。

王心念曰:愿得此轮可乎?轮即下至王左手,复移之于右手。

王语此轮:诸不伏者,为我伏之;非我地者,为我取之;如法,非不如法。

王便以手投轮,还之虚空,于宫门东,辋东向,毂北向而住空中。


轮后次有白象,次有绀马,次有神珠,次有玉女,次有主藏,次有将军,此七宝出如大天王,比试亦如是。


经八万四千岁竟,王赐劫北,并敕太子及付国事,出家入道,皆如前王法。


佛语阿难:此冠髻王于此城园地,下须发,被法服,八万四千岁,修四梵行:慈、悲、喜、护,于是寿尽亦生梵天。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佛告阿难:大天王子孙相绍,乃至八万四千岁转轮圣王位善种不断。

最后圣王名荏,治以正法,为人聪明,审谛不忘,相有三十二,色犹红莲华,好喜布施,供养沙门、婆罗门,侍养孤老,赈给贫穷。于四城门及城中央,置设库藏,金银、杂宝、象、马、车乘、衣服、床褥、病瘦医药、香华、饮食,诸孤独者皆给妻妇,种种惠施随人所欲。


王于六斋之日,具敕内外皆持八关;于斯之日,首陀会天当悉来下,授其八戒;帝释、三十三天皆叹其国人民:快哉!善利!乃值斯法王耶!种种惠施,恣民所欲,又能清洁斋戒无阙。


天帝释告诸天子:欲得见荏王不?咸言:欲见,可使来至此。

释提桓因即敕穷鼻尼天女:汝诣蜜提罗城,告荏王曰:卿!大得善利也,此间诸天皆叹卿功德巍巍,为吾致问殷勤。此诸天子甚思相见,暂可屈意来至于此?

穷鼻尼受教便下,如人屈伸臂顷,忽然在王殿前,虚空中立。

王举头见殿上光明,闻其声曰:我是释提桓因侍者,故遣我诣王。

王答曰:不审天帝何所约敕?

天女答曰:天帝致意殷勤,此诸天子赞卿功德,预思相见,可暂屈意?

王默然许之。天女便还白天帝曰:已达宣命,许当驰诣。

天帝即敕侍御严驾七宝飞行马车,下到蜜提罗城,迎于荏王。

侍御受教,即驾马车,忽然便下……

天帝及诸天子遥见王来,释提桓因曰:善来!大王。命令共坐。王便就天帝坐……

天帝谓荏:大王,可住此不?我当供给五欲。

王答曰:我当出家修道,今在天上无缘学道。

天帝曰:胡为作道?

王曰:被父王遗令,若白发生,法当出家。释闻遗令入道,默然不对。

王于天上,须臾之间,五欲自恣,方之世间已十二年。

王将欲别,与诸天子说审谛法。释敕侍御:汝送荏王还于本国。

于是,王便与帝释及诸天子告别,即上车,循本道而归。


王下数日,复敕劫北:若见白发,便白我。

数日之中,头上白发,劫北以金镊拔白发,置王手中。

王见已,便说偈曰:我身头上,生此毁庄,身使来召,入道时到。

王即召太子善尽告曰:吾白发已出,世间五欲吾已厌之,当求天欲,当下须发,被法服,出家入道。童子,今以国事付汝,好养劫北;若白发出者,以国付太子,出家入道。童子,今以此圣王位累汝,莫使种断;种断者,便为边地人也。


佛语阿难:荏王即付太子国政,给劫北田业已,于此城园地,下须发,被法服,出家修道。修道之后,于七日中,轮、珠化去,象、马、玉女、长者、将军,皆悉无常。王于园中八万四千岁,行四梵行:慈、悲、喜、护,命终生梵天。




贤劫初始之飞行皇帝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7卷整理:


佛语阿难:其后善尽王不承父业,正法替废,由是七宝不复来应,善行不继,五减遂至:人民短命、薄色、少力、多病、无智。

五减以至,转复贫困,困穷窃盗相纠,诣王启曰:此人不与取。

王即敕外行刑国人,闻不与取,王辄杀之,皆咸其恶,各兴利刀;刀自此始造,由是杀生从此起,便有两恶出。次复淫犯他妻;夫主共诤,自言我不,便成四恶;两舌遘斗,是为五恶;斗则相骂,是为六恶;言不至诚,是为七恶;嫉他和合,是为八恶;含忿色变,是为九恶;心怀疑乱,是为十恶。十恶已具,五减转增。


佛语阿难:欲知尔时大天王在贤劫初兴者不?则我是也。

阿难,欲知尔时八万四千年王名荏,治政无枉者,则汝是也。

欲知尔时最后名善尽王,暴逆不道,断圣王种者,调达(亦译:提婆达多)是也。


阿难,汝于往时,承继大天转轮圣王之善嗣,使其绍立不绝者,汝之功也,如法,非不如法。


阿难,我今是无上法王,今我遗无上善法,殷勤嘱累汝。

汝是释种子,莫作边地人,莫为断种行。


阿难问佛:何以故当作断种行?


佛语阿难:大天王虽行善法,未得漏尽,未出世间,未得度,未得断欲,未得破二十一结,六十二见未除,三垢未净,未得神通,未得解脱真道,不得涅槃。大天所行善法,不过生梵天。


阿难,我明法究竟无为,我法得到真际,天、人之上。我法无漏、无欲、灭度、神通、解脱、真沙门、至涅槃。

阿难,我今以是无上道法,殷勤嘱累汝,莫增减我法,莫作边地人也!若能兴此法者,便为佛长子,即为眷属成就。

阿难,汝当成就眷属,莫作灭族行。

阿难,我前后所说法,尽嘱累汝。汝当学是!


佛说是已,阿难欢喜奉行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