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生天因缘记
扫地见佛心欢喜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4卷(之五十二)整理: 有长者女,早起扫地,恰逢如来于门前过,见佛心生欢喜;后因寿命短促,即终生天。 夫生天者,法有三念,自思惟言: 本是何身?自知人身。 今生何处?定知是天。...


往生西方极乐世界
我们所在的佛土,名为娑婆世界(亦译:堪忍世界),释迦牟尼佛,于此佛土教化众生。 在十方(东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东南方、西南方、西北方、东北方、上方、下方)有无量诸佛佛土。 阿弥陀佛(亦称:无量寿佛、无量光佛)。阿弥陀佛的佛土,名为极乐世界(亦译:安乐世界)。...


一心念佛
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西方(极乐世界)三圣:阿弥陀佛(无量寿佛、无量光佛)、观世音菩萨(左胁侍)、大势至菩萨(右胁侍)。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4部《佛说无量寿经》: 佛告阿难:彼国(西方极乐世界)菩萨,皆当究竟一生补处;除其本愿,为众生故,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,普欲度脱一切众生。...


盂兰盆节
据乾隆大藏经第299部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300部《佛说报恩奉盆经》记载:盂兰盆节为每年的七月十五日,又称佛欢喜日、僧自恣日;经文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因缘。 目犍连尊者(十大弟子之神通第一的弟子),最初获得六通,欲报父母养育之恩,便以道眼观视世间。见其亡母生饿鬼...


布施校量功德轻重
布施校量功德轻重 乾隆大藏经第998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下卷(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) 尔时,地藏菩萨摩诃萨,承佛威神,从座而起,胡跪合掌,白佛言:世尊,我观业道众生,校量布施,有轻有重,有一生受福,有十生受福,有百生、千生受大福利者。是事云何?唯愿世尊,为我说之。...


造塔修寺供佛僧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第4卷(之四十七)整理: 昔日舍卫国,有一长者,造浮图僧坊,后来长者得病,命终生三十三天(亦即:忉利天)。长者之妻,思念丈夫,愁忧苦恼;因追忆故,继续修治浮图僧坊,就像其丈夫生前在时一样。...


称赞如来福无量
出自乾隆大藏经第428部《菩萨本行经》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 佛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,欲入城内。五百天人,香风吹路,不净瑕秽自然入地;五百天人,为雨香汁,道路润泽复散天花。国王臣民见其瑞应,知佛当来悉舍诸事,皆悉驰走来迎世尊……有扫地者、有散花者、有烧香者、...


昔日扫塔今罗汉
出自乾隆大藏经第428部《菩萨本行经》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阿耨达池,与五百阿罗汉会。世尊告五百阿罗汉:汝等可各自讲述前世宿行今得成道。时诸阿罗汉承佛教诲,纷纷自述前世宿行所作功德。 时有阿罗汉名为婆多竭梨,而言说道:前世无央数劫,时世有佛,名定光如来,有大慈哀,众祐一切,教...


获现世福报的贫穷夫妻
出自乾隆大藏经第1315部《贤愚因缘经》第7卷(差摩现报缘品第三十七) 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。国中有一婆罗门,穷困潦倒,虽勤加不懈,但衰祸更甚;用尽各种方法,仍旧缺衣少食,便四处询问:今此世间,作何等行,令人现世获福?有人答言:今佛出世,福度众生。如来弟子:摩诃...


七佛本愿功德
七佛本愿功德 出自乾隆大藏经第168部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》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(释迦牟尼佛)游化诸国,至广严城,在乐音树下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;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,其名曰:曼殊室利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慈氏菩萨、善现菩萨、大慧菩萨、明慧菩萨、山峰菩萨、辩峰菩萨、持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