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阿阇世王问五逆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Dec 12, 2024
  • 10 min read

 

阿阇世王问五逆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9部《阿阇世王问五逆经》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在罗阅城灵鹫山,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


提婆达兜(亦译:提婆达多、调达),诣阿阇世王所,到已就坐。


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:我曾闻沙门瞿昙常作是语:无论男女若犯五逆之罪,必入地狱。


云何为五?所谓:杀父、杀母、害阿罗汉、斗乱众僧(亦说:破合和僧)、起恶意于如来所(亦说:出佛身血)。


如是五逆之罪,若有犯者,必入地狱。

我今躬杀父王,亦当入地狱耶?

注:阿阇世王谋害自己的父亲频婆娑罗王(或译:瓶沙王)。


尔时调达邪见,告阿阇世王:大王勿怀恐惧。为有何殃?为有何咎?


尔时众多比丘,着衣持钵,入罗阅城乞食,闻阿阇世王与调达之语。


从罗阅城乞食已,食后收摄衣钵,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,具向世尊说阿阇世王所共论议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9部《阿阇世王问五逆经》整理:


是时世尊告诸比丘:彼摩竭国阿阇世王,虽杀父王,亦当不久,来至我所,当有等信于我所,命终之后,当堕地狱如拍鞠(或可引申理解为虽堕地狱但时间很短)。


时有比丘白世尊言:从彼泥犁(泥犁:地狱)命终当生何处?


世尊告言:从彼泥犁(泥犁:地狱)命终,当生四天王天处。

从彼命终,当生三十三天(亦即:忉利天)。

从三十三天命终,当生炎天上。

从炎天上命终,当生兜术天。从兜术天命终,当生化自在天。

从化自在天命终,当生他化自在天。


比丘白言:世尊!从他化自在天命终。当生何处?


世尊告言:彼从他化自在天命终,当生化自在天、生兜术天、炎天、三十三天、四天王天,复当来生人间。


比丘白言:世尊!从此命终当生何处?


世尊告言:此摩竭国王阿阇世,二十劫中不堕三恶道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,流转天人间。最后受身,剃除须发,着三法衣,以信坚固,出家学道,当成辟支佛,名为无秽。


比丘白言:甚奇甚特!世尊!作如是殃罪,受是快乐,成辟支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9部《阿阇世王问五逆经》整理:


释迦牟尼佛告比丘言:摩竭国王阿阇世,发意成就,众善普至。


世尊继续说道:比丘堪任发意成就,得拔济地狱。若发意不成就者,因缘成就,虽未生地狱,犹可设方便不至地狱。


比丘复问:若彼人二事俱成就者。彼当生何处?


世尊告言:彼二事成就,当生二处。云何为二?生天、人间。


比丘复问:彼发意成就、因缘不成就者。此二事有何差别?


世尊告言:比丘!发意成就,因缘不成就,此是钝根。发意不成就,因缘成就,此是利根。


比丘复问:钝根利根。有何差别?


世尊告言:钝根者,所为不进。利根者,聪明黠慧。


比丘复问:此二有何差别?当还何业?


是时世尊便说此偈:

智慧世为上,当至安隐处,诸能知等业,断彼生有死。

是谓比丘有是差别。


是时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,即从坐起头面礼足,绕三匝已便退而去。













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9部《阿阇世王问五逆经》整理:


是彼比丘,即以食时,着衣持钵,入罗阅城乞食。


诣彼摩竭王宫门外,时阿阇世王,遥见彼比丘来,见已便敕守门人:如我先敕,释种比丘,勿放入此,除尊者调达外。


时彼守门人,执彼比丘手,驱出门外。


时彼比丘举右手,语摩竭国王言:我是大王大善知识。是安隐处,无有众恼。


时王报言:云何比丘而观何义作是说言?我是大王善知识是安隐处?


时彼比丘告王阿阇世言:世尊记王作如是说:

摩竭国王虽杀父王,然彼命终堕地狱如拍鞠。

从地狱出,当生四天王宫;

从彼命终,当生三十三天(亦即:忉利天);

从彼命终,当生炎天、兜术天、化自在天、他化自在天。

从彼命终;复当生化自在天、兜术天、炎天、三十三天、四天王宫。复当生此间受人形。

如是大王,二十劫中,不堕三恶道;流转人间,最后受人身,当剃除须发,着三法衣,以信坚固,出家学道,成辟支佛,名为无秽。

所以然者?如是大王。当得是无根之信。


时彼比丘,说是语已,便退而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09部《阿阇世王问五逆经》整理:


时阿阇世王,闻彼比丘所说,亦不欢喜,复不嗔恚,亦不受彼所说。

便告耆域(耆域:阿阇世王同父异母的兄弟、佛陀时代的医王):

耆域!沙门来至我所,而作是言:彼如来记我:虽杀父王,然命终堕地狱如拍鞠。从地狱出,当生四天王宫;从彼命终当生三十三天(亦即:忉利天);从彼命终,当生炎天、兜术天、化自在天、他化自在天。从彼命终;复当生化自在天、兜术天、炎天、三十三天、四天王宫;复当生此间受人形。如是二十劫中,不堕三恶道;流转人间,最后受人身,当剃除须发,着三法衣,以信坚固出家学道,成辟支佛,名为无秽。耆域!汝往彼沙门瞿昙所。审有是语不?


耆域对道:如是!大王。


时耆域受摩竭国王教,便出罗阅只城,诣灵鹫山,至世尊所,到已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时耆域从摩竭国王所说言教,尽向如来说。


世尊告言:如是!耆域!佛世尊言无有二!所说随事。所以然者?彼王阿阇世。当成无根信。


时耆域从如来受是教已,即从坐起,头面礼足,便退而去,诣摩竭国王所。到已便语王阿阇世言:彼如来至真等正觉,实有是语。所以然者?诸有得无根信者,而无有异。愿王当诣彼如来至真等正觉所!


时王报言:耆域!我闻彼沙门瞿昙有是咒术:能降伏人民、使外道异学无不受其教。是故我不堪任往见沙门瞿昙。且住耆域!我当观察彼沙门瞿昙为有一切智不?设当有一切智者然后我当往见彼沙门瞿昙。


时耆域从摩竭国王闻是语,出罗阅城,诣灵鹫山,至世尊所,到已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,以此义白世尊言。


时世尊告:耆域!摩竭国王不久当来我所!当成无根信!设我取泥洹后(般涅槃后)当供养我舍利!


尔时耆域,闻佛所说,欢喜踊跃,不能自胜。













五逆之罪


犯五逆罪,当堕阿鼻地狱(或说:无间地狱)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0部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记载:

有五无间大罪恶业。何等为五?一者、故思杀父;二者、故思杀母,三者、故思杀阿罗汉;四者、倒见破声闻僧;五者、恶心出佛身血。如是五种,名为无间大罪恶业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1部《佛说大方广十轮经》记载:

有五种逆罪为最极恶。何者为五?故心杀父、母、阿罗汉,破坏声闻和合僧事,乃至恶心出佛身血。诸如是等名为五逆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4部《虚空藏菩萨经》记载:

五逆罪。何等为五?一者、杀母,二者、害父,三者、杀阿罗汉,四者、破和合僧,五者、出佛身血。如是五无间罪若犯一者,是则名为犯根本罪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083部《优婆塞戒经》记载:

是五逆罪:杀父则轻、杀母则重、杀罗汉重于杀母、出佛身血重杀罗汉、破僧复重出佛身血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75部《正法念处经》第13卷记载:

若人重心杀母、杀父、复有恶心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、杀阿罗汉。彼人以是恶业因缘,则生阿鼻大地狱中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75部《正法念处经》第64卷记载:

众生作五逆业,以是因缘堕阿鼻地狱。云何五逆?若有众生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破和合僧、若以恶心出佛身血。如是五种大恶业故,堕阿鼻地狱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998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记载:

尔时,地藏菩萨白圣母言: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:若有众生,不孝父母,或至杀害,当堕无间地狱,千万亿劫,求出无期。若有众生,出佛身血,毁谤三宝,不敬尊经,亦当堕于无间地狱,千万亿劫,求出无期……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46卷记载:

佛告阿难:今此提婆达兜身坏命终,入阿鼻地狱中。所以然者?由其造五逆恶,故致斯报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第9卷记载:

五无间业:一害母、二害父、三害阿罗汉、四破僧、五于如来所恶心出血。








无间地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998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记载:


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:云何名为无间地狱?


地藏白言:圣母!诸有地狱,在大铁围山之内。其大地狱,有一十八所;次有五百,名号各别;次有千百,名字亦别。


无间狱者,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。其城纯铁,高一万里,城上火聚,少有空缺。其狱城中,诸狱相连,名号各别,独有一狱,名曰无间。其狱周匝万八千里,狱墙高一千里,悉是铁为,上火彻下,下火彻上。铁蛇铁狗,吐火驰逐,狱墙之上,东西而走。狱中有床,遍满万里,一人受罪,自见其身遍卧满床;千万人受罪,亦各自见身满床上。众业所感,获报如是。


又诸罪人,备受众苦。千百夜叉,及以恶鬼,口牙如剑,眼如电光,手复铜爪,拖拽罪人。复有夜叉,执大铁戟,中罪人身,或中口鼻,或中腹背,抛空翻接,或置床上。复有铁鹰啖罪人目。复有铁蛇,缴罪人颈。百肢节内,悉下长钉,拔舌耕犁,抽肠剉斩,烊铜灌口,热铁缠身。万死千生,业感如是;动经亿劫,求出无期。此界坏时,寄生他界;他界次坏,转寄他方;他方坏时,展转相寄;此界成后,还复而来。无间罪报,其事如是。


又五事业感,故称无间。何等为五?

一者、日夜受罪,以至劫数,无时间绝,故称无间。

二者、一人亦满,多人亦满,故称无间。

三者、罪器叉棒,鹰蛇狼犬,碓磨锯凿,剉斫镬汤,铁网铁绳,铁驴铁马,生革络首,热铁浇身,饥吞铁丸,渴饮铁汁,从年竟劫,数那由他,苦楚相连,更无间断,故称无间。

四者、不问男子女人、羌胡夷狄、老幼贵贱、或龙或神、或天或鬼,罪行业感,悉同受之,故称无间。

五者、若堕此狱,从初入时,至百千劫,一日一夜,万死万生,求一念间暂住不得,除非业尽,方得受生,以此连绵,故称无间。


地藏菩萨白圣母言:无间地狱,粗说如是。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,一劫之中,永说不尽。













欲界六天


在此娑婆世界中,欲界六天(从下往上)依次名为(不同经文译名稍有差异):


欲界六天之第一天:四天王天(亦译:四王天、四大王众天)

欲界六天之第二天:忉利天(亦译:三十三天)

欲界六天之第三天:夜摩天(亦译:须焰摩天、炎天)

欲界六天之第四天:兜率陀天(亦译:睹史多天、兜术天)

欲界六天之第五天:化乐天(亦译:乐变化天、化自在天)

欲界六天之第六天:他化自在天
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5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1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2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4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8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1600年。
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的寿长,5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的寿长,1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的寿长,2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的寿长,4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的寿长,8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的寿长,16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
欲界六天,如果活足一生,相当于人间多少年?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:500*12*30*50=900万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:1000*12*30*100=3600万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:2000*12*30*200=1.44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:4000*12*30*400=5.76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:8000*12*30*800=23.04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:16000*12*30*1600=92.16亿年













佛经原文(摘录如下)


乾隆大藏经第802部《佛说较量寿命经》: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我说人中寿命五十岁,四大王天成一昼夜,以彼昼夜成彼一月,十二月成年,以彼长年,寿命五百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一百年,彼忉利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,成彼一月,以彼十二月,成彼一年,忉利天中,寿命一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二百年,彼夜摩天为一昼夜,以彼昼夜三十日成月,十二月成年,彼夜摩天,寿命二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四百年,为彼睹史多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,成彼一月及年,彼睹史多天,寿命四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八百年,为彼乐变化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日成月,十二月成年,比较算数,彼乐变化天,寿命八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一千六百年,为他化自在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成月,十二月成年,比较算数,彼他化自在天寿命一万六千岁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271部《阿毗昙甘露味论》:

人中五十岁是四王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四天王寿天上五百岁。

复次人中百岁是忉利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忉利天寿天上千岁。

复次人中二百岁是盐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盐天寿天上二千岁。

复次人中四百岁是兜术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兜术天上寿四千岁。

复次人中八百岁是化应声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化应声天上寿八千岁。

复次人中千六百岁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他化自在天上寿万六千岁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第4卷:

又人间五十岁是四大王众天一日一夜,以此日夜三十日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。人间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,以此日夜如前说,彼诸天众寿量千岁。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,各增前一倍。


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55卷:

若人五十岁是四王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五百岁是四王天寿。若人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千岁是三十三天寿。若人二百岁是焰摩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二千岁是焰摩天寿。若人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四千岁是兜率陀天寿。若人八百岁是化乐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八千岁是化乐天寿。若人千六百岁是他化乐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万六千岁是他化乐天寿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