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八万四千法门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Dec 12, 2024
  • 5 min read

 

八万四千法门


八万四千,在佛经中经常出现。

有时代表具体的数字,有时则代表无量的意思。


那么人们常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究竟是指具体的法门数量,还是指无量的法门呢?

根据佛经记载:八万四千法门,或意指无量的法门。


三乘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9部《诸法本无经》摘录:

何为三乘?所谓声闻乘、独觉乘、菩萨乘。


菩萨乘:

凡夫从发菩提心开始行菩萨道,修行六度(六波罗蜜),会历经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(这一阶段亦称地前菩萨)

之后进入初地(此时亦称登地菩萨),继续修行菩萨十地(从初地至十地)。

十地包括:欢喜地(初地)、离垢地(二地)、发光地(三地)、焰慧地(四地)、难胜地(五地)、现前地(六地)、远行地(七地)、不动地(八地)、善慧地(九地)、法云地(十地)。

在圆满一切善法后证佛果位(亦即: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:意为无上正等正觉)。


四弘誓愿

菩萨有四弘誓愿,其中就包括了: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(誓学一切法门)!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547部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摘录:

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!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!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!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!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950部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第7卷摘录:

一切菩萨复有四愿,成熟有情住持三宝,经大劫海终不退转。云何为四?

一者誓度一切众生、二者誓断一切烦恼、三者誓学一切法门、四者誓证一切佛果。

善男子!如是四法!大小菩萨皆应修学。三世菩萨所学处故。


八万四千法门(无尽法门、一切法门)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部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》记载:

初地菩萨:修百法门

二地菩萨:修千法门

三地菩萨:修十万法门

四地菩萨:修百亿法门

五地菩萨:修千亿法门

六地菩萨:修十万亿法门

七地菩萨:修百万亿法门

八地菩萨:修百万微尘数法门

九地菩萨: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门

十地菩萨:修不可说、不可说法门




佛经原文摘录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部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》摘录:


初地(菩萨):若菩萨住百佛国中,作阎浮四天王,修百法门,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。


二地(菩萨):若菩萨住千佛国中,作忉利天王,修千法门,十善道化一切众生。


三地(菩萨):若菩萨住十万佛国中,作焰天王,修十万法门,四禅定化一切众生。


四地(菩萨):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,作兜率天王,修百亿法门,行道品化一切众生。


五地(菩萨):若菩萨住千亿佛国中,作化乐天王,修千亿法门,二谛、四谛、八谛化一切众生。


六地(菩萨):若菩萨住十万亿佛国中,作他化天王,修十万亿法门,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。


七地(菩萨):若菩萨住百万亿佛国中,作初禅王,修百万亿法门,方便智、愿智化一切众生。


八地(菩萨):若菩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国中,作二禅梵王,修百万微尘数法门,双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众生。


九地(菩萨):若菩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国中,作三禅大梵王,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门,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。


十地(菩萨):若菩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,作第四禅大静天王、三界主,修不可说、不可说法门,得理尽三昧,同佛行处,尽三界原,教化一切众生,如佛境界,是故一切菩萨本业化行净。


佛地(如来):若十方诸如来,亦修是业,登萨婆若果,作三界王,化一切无量众生。













菩萨修行阶位果地


据乾隆大藏经第442部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


十信:

信心、念心、精进心、慧心、定心、不退心、护法心、回向心、戒心、愿心。


十住:

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、方便具足住、正心住、不退住、童真住、法王子住、灌顶住。


十行:

欢喜行、饶益行、无瞋恨行、无尽行、离痴乱行、善现行、无著行、尊重行、善法行、真实行。


十回向:

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、不坏回向、等一切佛回向、至一切处回向、无尽功德藏回向、随顺平等善根回向、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、真如相回向、无缚解脱回向、法界无量回向。


十地:

欢喜地(初地)、离垢地(二地)、发光地(三地)、焰慧地(四地)、难胜地(五地)、现前地(六地)、远行地(七地)、不动地(八地)、善慧地(九地)、法云地(十地)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六波罗蜜多


六波罗蜜(亦称:六波罗蜜多)


般若波罗蜜多(亦译:般若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多)

布施波罗蜜多(亦译:檀波罗蜜多、柁那波罗蜜多)

净戒波罗蜜多(亦译:尸波罗蜜多、尸罗波罗蜜多)

安忍波罗蜜多(亦译:羼提波罗蜜、羼底波罗蜜多)

禅定波罗蜜多(亦译:禅波罗蜜多、静虑波罗蜜多)

精进波罗蜜多(亦译:毗梨耶波罗蜜多、毗利耶波罗蜜多)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0部《大宝积经》第41卷:何等名为六波罗蜜多?所谓柁那波罗蜜多、尸罗波罗蜜多、羼底波罗蜜多、毗利耶波罗蜜多、静虑波罗蜜多、般若波罗蜜多。菩萨摩诃萨,依如是六波罗蜜多故行菩萨道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3部《大智度论》第4卷:何等六?檀波罗蜜、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毗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部《光赞般若波罗蜜经》第10卷:菩萨摩诃萨六波罗蜜:檀波罗蜜、尸波罗蜜、羼波罗蜜、惟逮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7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与第16部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》:

观自在菩萨(观世音菩萨)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

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(菩萨)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;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
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卷:

佛告具寿舍利子言: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,安住般若波罗蜜多,所住、能住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而为方便,圆满布施波罗蜜多,施者、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,圆满净戒波罗蜜多,犯、无犯相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,圆满安忍波罗蜜多,动、不动相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,圆满精进波罗蜜多,身心勤、怠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,圆满静虑波罗蜜多,有味、无味不可得故。
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,圆满般若波罗蜜多,诸法性、相不可得故。

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由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,共计600卷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