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持戒念佛得免横死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Nov 14, 2024
  • 4 min read

 

持戒念佛得免横死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37卷(持戒诵经续明供养鬼不能害第九)整理:


昔有兄弟五人,其父教其持戒,唯独大儿子不肯持戒。


一日,大儿子带着五枚钱,找相师算命。

相师告言:卿十三日后当死,若能不死,便能活到百岁并且大富大贵。

大儿子听闻大怖,而自念言:此非世间常师所能疗治!唯佛可尔。


尔时,世尊在耆阇崛山中。其人即往问佛。

佛言:卿有宿命对怨家欲来取卿。卿若欲得免者,当持五戒乃可得脱,益当焚烛过十三日。

于是其人,即受归戒,燃灯续明,终日竟夜讽诵经偈,称南无佛。


到十三日,其夜即有二鬼往共杀之。

鬼见灯火光明,不敢前逆;闻称南无佛声,令其头痛。

鬼言:此人不可复得。

于是二鬼便相持走,不复还。

大儿子从是以后,长得安隐。




七佛名号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68部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》:

南无东方无胜世界善名称吉祥王如来

南无东方妙宝世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

南无东方圆满香积世界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

南无东方无忧世界无忧最胜吉祥如来

南无东方法幢世界法海雷音如来

南无东方善住宝海世界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

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王如来(药师佛)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68部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》:

尔时,曼殊室利童子(文殊菩萨)白佛言:世尊!我于末法之时,誓以种种方便,令诸净信男子、女人,得闻七佛如来名号,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觉悟……世尊!若此经宝流行之处,及受持者,以彼七佛如来本愿功德,及闻名号威神之力,当知是处无复横死,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;设已夺者,还得如故,身心安乐。








横死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第1卷记载:

死有三种情况:寿尽而死(寿量尽)、福尽而死(福报尽)、横死。


寿尽而死(关于寿长):

四大洲人之南赡部洲人(亦即我们),寿长随着增劫与减劫而变化。

增劫中:人寿从10岁不断增加至84000岁,每100年增加1岁。

减劫中:人寿从84000岁不断减少至10岁,每100年减少1岁。

参考《三藏法数》记载:人寿八万四千岁时,历过百年,寿减一岁,如是减至十岁则止;复过百年,又增一岁,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15卷:

从释迦牟尼佛的陈述来看,我们目前处于减劫中。

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,人寿为100岁。

由于在减劫中,人的寿长,会从100岁,随着时间推移,逐渐减少至10岁。

释迦牟尼佛距今大约两三千年时间,按照每100年减少1岁计算,目前的人寿大概70-80岁之间。


横死(亦称非时死):

从上述关于寿长的论述不难看出:

古代人的寿长理论上是高于现代人的(5000年前的人:理论上寿长应比现代人高出50岁),未来人的寿长会更短(目前处于减劫中)直到减少至10岁,然后进入增劫,寿命再从10岁不断增加至84000岁。

无论是古代人,还是现代人,英年早逝(或未活足寿长),都属于横死。


据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第1卷、乾隆大藏经第760部《佛说九横经》、乾隆大藏经第644部《佛说七处三观经》、乾隆大藏经第168部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》来看:

横死或有这些主要情况(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):

饥渴所困(不得饮食而便横死)

食无度量(吃太多撑死)、不消复食(未消化完又吃很多)

食所不宜(有些东西不可食)

熟而持之(憋大小便:大便小便来时不即时行)

不近医药(不及时看病吃药)

犯法入罪(被王法、法律制裁而死)

可避不避(虎狼毒蛇、坑井水火、持刀恶人等)

近恶知识(不觉善恶、不持戒律、不知于己若损若益)

纵欲过度(非时非量行非梵行、横为非人夺其精气)

其它横死(火焚水溺、恶兽所啖、堕山坠崖、毒药所害等)





五戒十善


五戒


乾隆大藏经第1112部《四分律藏》第5卷:

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116部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》第20卷:

尽形寿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117部《弥沙塞部五分律》第17卷:

尽寿不杀生、尽寿不盗、尽寿不邪淫、尽寿不妄语、尽寿不饮酒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114部《摩诃僧祇律》第29卷:

尽寿不杀生、尽寿不盗、尽寿不邪淫、尽寿不妄语、尽寿不饮酒。


乾隆大藏经第20部《大宝积经》第93卷:

菩萨于一切众生,乃至尽形,自不杀生,教他不杀,愿不杀生;自不偷盗,教人不偷盗,愿不偷盗;自不邪淫,教人不邪淫,愿不邪淫;自不妄语,教人不妄语,愿不妄语;乃至尽形,自不饮酒,教人不饮酒,愿不饮酒。是菩萨于此五戒中,常坚持专念,不缓不缺,勤加精进。




十善


乾隆大藏经第1095部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:

当知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。

何等为一?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,令诸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,是即能令诸恶永断、善法圆满,常得亲近诸佛、菩萨及余圣众。

言善法者,谓人、天身。声闻菩提、独觉菩提、无上菩提,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,故名善法。

此法即是十善业道。何等为十?

谓能永离杀生、偷盗、邪行(邪淫)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嗔恚、邪见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