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财首菩萨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Nov 14, 2024
  • 3 min read

 

财首菩萨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26部《观佛三昧海经》第9卷摘录:


尔时财首菩萨白释迦牟尼佛言:世尊!我念过去无量世时,有佛世尊亦名释迦牟尼。


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为金幢,憍慢邪见不信正法。


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:世有佛像众宝严饰极为可爱,可暂入塔,观佛形像。


时彼王子,随善友语,入塔观像。


见像相好白言比丘:佛像端严犹尚如此。况佛真身!


作是语已比丘告言:汝今见像若不能礼者。当称南无佛!


是时王子合掌恭敬称南无佛,还宫系念念塔中像。

即于后夜梦见佛像,见佛像故心大欢喜,舍离邪见归依三宝,随寿命终。


由前入塔称南无佛因缘功德,恒得值遇九百万亿那由他佛。

于诸佛所常勤精进,逮得甚深念佛三昧,三昧力故诸佛现前为其授记。


从是以来百万阿僧祇劫不堕恶道,乃至今日获得甚深首楞严三昧。


尔时王子,今我财首是也。





首楞严三昧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395部《佛说首楞严三昧经》:

尔时,佛告坚意菩萨:首楞严三昧,非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、五地、六地、七地、八地、九地菩萨之所能得,唯有住在十地菩萨,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。












菩萨果地


菩萨乘:

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修行六度(六波罗蜜),从初地至十地,圆满一切善法,证佛果位(亦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:意为无上正等正觉)。


在入初地之前,还需历经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然后登入初地(初地之前亦称地前菩萨),从初地修至十地,圆满一切善法,证佛果位。




据乾隆大藏经第442部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


十信:

信心、念心、精进心、慧心、定心、不退心、护法心、回向心、戒心、愿心。


十住:

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、方便具足住、正心住、不退住、童真住、法王子住、灌顶住。


十行:

欢喜行、饶益行、无瞋恨行、无尽行、离痴乱行、善现行、无著行、尊重行、善法行、真实行。


十回向:

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、不坏回向、等一切佛回向、至一切处回向、无尽功德藏回向、随顺平等善根回向、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、真如相回向、无缚解脱回向、法界无量回向。


十地:

欢喜地(初地)、离垢地(二地)、发光地(三地)、焰慧地(四地)、难胜地(五地)、现前地(六地)、远行地(七地)、不动地(八地)、善慧地(九地)、法云地(十地)。














念佛三昧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94部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所记载十六观之第八观:

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见此事已,次当想佛。所以者何?诸佛如来,是法界身,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诸佛正遍知海,从心想生。是故应当一心系念,谛观彼佛、多陀阿伽度、阿罗诃、三藐三佛陀。想彼佛者,先当想像。闭目开目,见一宝像,如阎浮檀金色,坐彼华上。像既坐已,心眼得开,了了分明。见极乐国七宝庄严,宝地宝池、宝树行列,诸天宝缦弥覆树上,众宝罗网满虚空中。见如此事,极令明了,如观掌中。见此事已,复当更作一大莲华,在佛左边,如前莲华,等无有异。复作一大莲华,在佛右边。想一观世音菩萨像,坐左华座,亦放金光,如前无异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,坐右华座。此想成时,佛菩萨像皆放光明。其光金色,照诸宝树。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,诸莲华上各有一佛、二菩萨像遍满彼国。此想成时,行者当闻水流、光明及诸宝树、凫、雁、鸳鸯皆说妙法,出定入定恒闻妙法。行者所闻,出定之时,忆持不舍,令与修多罗合。若不合者,名为妄想。若与合者,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。是为像想,名第八观。作是观者,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,于现身中,得念佛三昧。


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3部《大智度论》第7卷(龙树菩萨著作):


问曰:云何为念佛三昧?

答曰:念佛三昧有二种。

一者、声闻法中,于一佛身,心眼见满十方。

二者、菩萨道,于无量佛土中,念三世十方诸佛。

以是故言,念无量佛土,诸佛三昧,常现在前。


问曰:如菩萨三昧种种无量,何以故赞是菩萨念佛三昧常现在前?

答曰:是菩萨念佛故,得入佛道中,以是故,念佛三昧常现在前。

复次,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;余诸三昧,有能除淫不能除瞋,有能除瞋不能除淫,有能除痴不能除淫、恚,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。是念佛三昧,能除种种烦恼、种种罪。

复次,念佛三昧有大福德,能度众生;是诸菩萨欲度众生,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,能速灭诸罪者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