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Oct 15, 2024
  • 6 min read

 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四十一(富那奇堕饿鬼缘)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


时尊者舍利弗、尊者目犍连,欲设食时,先观地狱畜生饿鬼,然后方食。所以尔者?欲令众生厌离生死求于涅槃。


时尊者目犍连,见一饿鬼,身如燋柱,腹如大山,咽如细针,发如锥刀,缠刺其身,诸支节间皆悉火出,呻吟大唤,四向驰走,求索屎尿以为饮食,疲苦终日而不能得。


尔时目犍连,见此饿鬼,即前问言:汝造何业受如是苦?

饿鬼答言:有日之处不须灯烛。如来世尊今现在世,汝可自问。我今饥渴不能答汝。


尊者目犍连便往佛所,欲问如来。


尔时世尊在大众中,为诸天人演说妙法。

见目犍连即问:汝于今者见何异事?

目犍连答:见一饿鬼,身体燋然,东西驰走。具以上事向佛广说。

更问世尊:今此饿鬼造何恶业受如是苦?


世尊告言:汝今善听。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

此贤劫中,舍卫城内,有一长者,财宝无量,常令仆使榨甘蔗汁饮用。


时有辟支佛,甚患渴病,良医处药,需服甘蔗汁,病乃可差。

辟支佛即便往诣长者家,乞甘蔗汁。


时彼长者,见其威仪可观,深生信敬,而问之言:欲须何等?

辟支佛言:甚患渴病,需甘蔗汁,故来相告。


长者闻已心怀欢喜,寻敕其妇:我有急缘定欲出去,汝今在后,取甘蔗汁施辟支佛。

时妇答言:汝但出去,我后自与。


时夫人取辟支佛钵,于其屏处,小便钵中,以甘蔗汁,盖覆钵上,与辟支佛。

辟支佛受已,寻知非是,投弃于地,空钵还归。


佛告目犍连:尔时彼长者妇,今此饿鬼是也,以是业缘受如是苦。


时诸比丘,闻佛所说,舍离悭贪。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

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四十二(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)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。


尔时尊者目犍连,在一树下,结跏趺坐,思惟观察。

见一饿鬼,身如燋柱,腹如大山,咽如细针,发如锥刀,缠绕其身,诸支节间,皆悉火然,呻吟大唤,四向驰走,求索粪秽,终日竟夜,受苦疲极,了不能得。


尊者目犍连问饿鬼言:汝于先身造何业行受如是苦?

饿鬼答言:世有如来,汝可自问。我今饥渴,不能答汝。


尔时目犍连寻诣佛所,问其所由。


世尊告言:乃往过去无量世时,有国名波罗奈,其土丰乐,人民炽盛。

时有长者,名为贤善,敬信三宝,常乐惠施。


时有比丘,着衣持钵,造诣其家,从其乞食。

时此长者,有少急缘,寻即出去,殷勤嘱妇:汝今在后,好念施彼比丘饮食。

其妇答言:汝但莫忧,我后当与。


时长者妇,悭贪心生,便自念言:今若与食,后日复来。此诸人等,甚可恶见。

即唤比丘,来入舍内,闭着空屋,令其即日晚不得食。


佛告目犍连:时长者妇,今此饿鬼是也。由是业缘,于无量世堕饿鬼中,受如是苦。是故汝等,当勤布施,莫着悭贪,应作是学。


佛说是饿鬼缘时,诸在会者,舍离悭贪,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












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四十三(恶见不施水堕饿鬼缘)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


尔时,尊者目犍连,在一树下,见一饿鬼,身如燋柱,腹如大山,咽如细针,发如锥刀,缠刺其身,诸支节间,皆悉火然,渴乏欲死,唇口干燋,往趣河泉水为涸竭,假令天降甘雨堕其身上,皆变为火。


时目犍连即前问言:汝于先身造何业行受是苦耶?

饿鬼答言:我今渴乏,不能答汝,尔自问佛。


时目犍连即诣佛所,而问斯事。


世尊告言:于此贤劫中,昔波罗奈国,有佛出世,名号迦葉。(迦葉佛:贤劫千佛之第三尊佛)


时有沙门,涉路而行,极患热渴。来到一户人家,见有口井,往从乞水。


时有女人,名为恶见,报之而言:即便你渴死了,我也不会给你水喝,而让我的井水变少。


沙门离去,后有来乞水者,女人终不施与。


佛告目犍连:尔时女人不施水者,今此饿鬼是也。由是业缘,受苦如是。


佛说是时,诸比丘等,舍离悭贪,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














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四十四(槃陀罗堕饿鬼身体臭缘)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


尔时,尊者目犍连,食时欲至,着衣持钵,入城乞食,还归所止,饭食已讫,摄衣钵已,在一树下,结跏趺坐,入于三昧。见一饿鬼,身体极臭,绝不可近,于时即问饿鬼:汝造何业受此身形臭不可近?


饿鬼答言:汝自问佛。当为汝说。


尔时目犍连寻诣佛所而问世尊。


世尊告言: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,波罗奈国,有辟支佛,出现于世。

时辟支佛,身遇疾患,良医处药,当须肉食,病乃可差。

闻是语已,辟支佛即便入城,见一长者,名为吉善,从索肉食。

时彼长者,敕妇而言:我有急缘今须出外,汝好为彼辟支佛作随病药。

时妇答言:汝但慎前,莫忧后事。辟支佛食,我自当与。

时彼长者,寻便出去。

时长者妇,悭贪心生,便作是念:我于今日,施彼食者,明日复来,甚可恶见。

作是念已,即从索钵,在于屏处,大便钵中,以饭覆上,与辟支佛。

时辟支佛,寻觉臭秽,投弃着地。


佛告目犍连:尔时长者妇大便钵中施辟支佛者,今此饿鬼是也。由是业缘,无量世中常堕饿鬼,身体臭秽不可附近,常以人粪用为甘膳。


佛说是饿鬼缘时,诸比丘等,舍离悭贪,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















悭贪心行令堕饿鬼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四十八(长者若达多悭贪堕饿鬼)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

时彼城中,有一长者,名若达多,财宝无量,不可称计。

时彼长者,值行观看,见佛世尊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

心怀信敬,前礼佛足,却坐一面,听佛说法,心生欢喜。

还归辞家,告别眷属,求索入道。时诸亲属,都悉听许。

还归白佛,求索出家。

佛即告言:善来比丘,须发自落,法服着身,便成沙门。


时诸亲族及诸人民,以其先是豪富长者出家入道,竞施衣钵种种所须。

既得之已,生悭贪心,不能施与同梵行者。

其后命终,堕饿鬼中,还守衣钵。


时诸众僧,见其去世,开其房户,欲收尸骸及以衣钵。

于此室中,见一饿鬼,身如燋柱,状貌可畏,守此衣钵,无敢近者。


时诸比丘,见是事已,往白世尊,具陈所见。

于是如来,将诸比丘,来入室中,语饿鬼言:咄无惭愧!汝于前身,出家入道,贪着利养,不肯惠施。今堕饿鬼受此丑形,汝今云何不生惭愧。故复还来仍守衣钵?


佛即为其种种说法:呵责悭贪多诸过咎,能令众生堕于恶道。


饿鬼心开意解,深生惭愧。即以衣钵,舍与众僧。

于其夜半,便取命终,更受余形,堕飞行饿鬼中,身出光明,来诣佛所。

佛即为其种种说法,心开意解,欢喜而去。


于其晨朝诸比丘等白言:世尊!昨夜光明遍照精舍,为是梵释四天王乎?二十八部鬼神将也?为是他方诸大菩萨来听法耶?


佛告比丘:非也!乃是舍卫城中,昔日大富长者,出家入道,近日命终,堕飞行饿鬼中,赍持香花,来供养我,是其光耳。


佛说是缘时,诸比丘等舍离悭贪,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