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出海寻宝济黎民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May 29, 2024
  • 5 min read

 

出海寻宝济黎民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23部《佛说大意经》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


尔时世尊告诸比丘:昔有国名欢乐无忧,国王号广慈哀。

其国中有居士名摩诃檀,居士妻子名栴陀,所生一子:姿容端正举世无双,堕地便语。更誓愿言:我当布施天下救济黎民,其有孤独贫穷者,我当给护令得安隐。

父母便为立字取名大意。


至年十七,乃报父母:我欲布施勤苦之人,令得安隐。

父母念言:子初生时,已有是愿,便告子言:吾财无数,自恣意所施与不相禁制也。

大意报言:父母财物虽多犹不足我用。唯当入海采宝,以施天下黎民。

父母即听使行。


大意作礼辞行入海,道经他国。

国中有婆罗门,财富无量,见大意光颜端正,甚悦乐之,告言:我相敬重!今有小女欲以相上!愿留止此。

大意报言:我辞家入海欲采宝,未敢相许,且须来还。


于是遂进采得七宝,即遣人持宝还其本国,自己转复到海际求索异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出海寻宝济黎民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23部《佛说大意经》整理:


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:


尔时,大意遥见一银城,宫殿皆是白银建造。有一毒蛇,绕城三匝,见大意便举头视之。大意自念:人为毒所害者,皆由无善意故,便自思惟定意。须臾顷,蛇即低头睡卧。

守门者,见大意欲入城,便为通报。王亲自出来迎接,欢喜而言:唯愿仁者留住三月!大意便止留,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床卧之具。

九十日后,大意辞王欲去。王有一明月珠(此珠有二十里宝随之),送给大意后便言:仁者!若后得道愿为弟子!大意受珠欢喜而去。


继续前行,遥见一金城,宫殿皆是黄金建造。有一毒蛇,绕城六匝,见大意便举头视之。大意自念:人为毒所害者,皆由无善意故,便自思惟定意。须臾顷,蛇即低头睡卧。

守门者,见大意欲入城,便为通报。王亲自出来迎接,欢喜而言:唯愿仁者留住三月!大意便止留,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床卧之具。

六十日后,大意辞王欲去。王有一明月珠(此珠有四十里宝随之),送给大意后便言:仁者!若后得道愿为弟子!大意受珠欢喜而去。


继续前行,见一水精城,宫殿皆是水精建造。有一毒蛇,绕城九匝,见大意便举头视之。大意自念:人为毒所害者,皆由无善意故,便自思惟定意。须臾顷,蛇即低头睡卧。

守门者,见大意欲入城,便为通报。王亲自出来迎接,欢喜而言:唯愿仁者留住三月!大意便止留,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床卧之具。

四十日后,大意辞王欲去。王有一明月珠(此珠有六十里宝随之),送给大意后便言:仁者!若后得道愿为弟子!大意受珠欢喜而去。


继续前行,见一琉璃城,宫殿皆是琉璃建造。有一毒蛇,绕城十二匝,见大意便举头视之。大意自念:人为毒所害者,皆由无善意故,便自思惟定意。须臾顷,蛇即低头睡卧。

守门者,见大意欲入城,便为通报。王亲自出来迎接,欢喜而言:唯愿仁者留住三月!大意便止留,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床卧之具。

二十日后,大意辞王欲去。王有一明月珠(此珠有八十里宝随之),送给大意后便言:仁者!若后得道愿为弟子!大意受珠欢喜而去。












出海寻宝济黎民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23部《佛说大意经》整理:


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:


回程路上,海神见大意获得四珠(奇特无比),欲夺其珠,便化作人形与大意相见,借珠一看。


大意舒手示其四珠,海神便摇其手,使珠堕入水中。


大意对海神说:何以如此?如今我当抒尽海水。


海神嘲笑其道:大海深广如何可抒令竭?


大意答道:我忆念昔日供养诸佛曾誓愿言:令我志行所向无难,移须弥山竭大海水,终不退意。


于是,大意开始一心用器以抒海水。

尔时天王深感大意精诚,来下助其。

不一会儿,三分之二的海水已经枯竭。


海神大怖,心想再这么折腾下去,自己的宫殿可能也要不保了。

于是,将四颗宝珠,归还给了大意。


回国之后,大意便开始布施穷乏,令国内四方民众无复饥寒;又娶了婆罗门之女为妻。


大意寿终之后,或上生忉利天为帝释,或下生人间为飞行皇帝(转轮圣王),积累功德,自致成佛。
















出海寻宝济黎民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23部《佛说大意经》整理:


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:

尔时大意者,今我身是。

尔时父摩诃檀,今现悦头檀是(亦即:净饭王)。

尔时母栴陀者,今现摩耶夫人。


尔时欢乐无忧国王,今摩诃迦葉是。

尔时婆罗门之女者,今俱夷是(亦译:瞿夷)。

尔时婆罗门女父者,今弥勒菩萨是。


尔时银城中王者,今阿难是也。

尔时金城中王者,今目犍连是。

尔时水精城王者,今舍利弗是。

尔时琉璃城王者,今须陀比丘。


时天王助大意者,今优陀是也。

时海神夺其珠者,今调达是也(提婆达多)。

时四城门守卫者,今须颰般特苏偈披拘留是。


阿难整正衣服作礼白佛而言:大意以何功德于四宝城处得供养及获四明月珠(众宝随之)?


佛告阿难:乃往昔惟卫佛时,大意尝以四宝为佛起塔,供养三宝(佛、法、僧),持斋七日。尔时有五百人,共同起寺,或悬缯燃灯,或烧香散花,或供养众僧,或诵经讲道,今日皆来此会。


时阿难及四辈弟子,闻说欢喜,为佛作礼。





释迦牟尼佛(悉达多太子):

悉达多太子,出家苦行六年,终成佛果,号释迦牟尼佛。

父亲为净饭王,母亲为摩耶夫人,未出家时妻子名为瞿夷。









入海采宝有七难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61部《杂譬喻经》之(三十二)整理:


世间之人入海采宝,常有七难。

一者、四面大风,同时起吹,船令颠倒。

二者、船中欲坏而漏。

三者、人欲堕水死乃得上岸。

四者、二龙上岸欲啖之。

五者、得平地三毒蛇逐欲啖。

六者、地有热沙走行其上烂人脚。

七者、仰视不见日月,常冥不知东西,甚大难也。


佛告诸弟子:若曹亦有此七事。

一者、四面大风起:谓生老病死。

二者、船漏:谓六情所受无限。

三者、堕水欲死:谓为魔所得。

四者、二龙上岸啖者:谓日月食命。

五者、平地三毒蛇者:谓人身中三毒(三毒:贪、嗔、痴)。

六者、热沙剥烂其脚:谓地狱中火。

七者、仰视不见日月者:谓受罪之处,窈窈冥冥,无有出期。


佛语诸弟子,当识是言,莫与此会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