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如来移山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May 2, 2024
  • 5 min read

 

如来移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19部《佛说力士移山经》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游拘夷那竭国,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
时国臣民皆出来会。

佛问阿难:斯国大众何故云集?

阿难白佛:有大石山去此不远,五百力士,同心移之,不得动摇,音震遐迩。是故大众凑来观看。

佛告阿难:改正法服严行视之。

阿难受教,即从坐起,从佛后行。


五百力士遥睹世尊,三十二相八十随好,如日之光升于朝阳,如秋之月盛于众星,善心荐发普而奉迎。


于是世尊问诸力士:汝等何故体疲色瘁?

答言:今有石山,欲共举移,乃不可动,取笑天下。

佛告力士:吾为尔移,遂汝本愿。

力士欢喜。


于时世尊更整法服,以右足拇指举山石挑至梵天,置于虚空,还着掌中,右手持之。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。


时诸力士,见佛神变,衣毛为竖,白世尊言:此之举指为是大圣父母恩养乳哺之力呢?还是神足智慧意行力呢?


佛告力士:此乃乳哺之力。若吾神足之力,则能移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,举置他方百千佛土,都不使人有往来想。
















如来移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19部《佛说力士移山经》整理:


力士又问:乳哺之力有多大?

佛告力士:

100凡牛之力等于1水牛力;100水牛之力等于1青牛力……

100竹牛之力等于1草象力;100草象之力等于1黑象力……

100白象之力等于1龙之力;100龙之力等于1力士之力……

无央数力士之力,不及如来乳哺之力。

佛告力士:汝等当知!此为如来乳哺之力。



力士又问:神足之力为云何?

佛告力士:忆吾昔日与目犍连(神足第一的声闻弟子)俱游诸国,时值饥馑,诸比丘众乞食不得,气力衰减。

尔时,目犍连言:往古天地始成之时,地出自然甘露之昧,后人福薄味没于地,今欲反地出古之味。

吾告目犍连:且止!假欲反地,地有虫蛾蠕动之类必被危害。又今众人宿业福薄,不应服食古之地味。

目犍连言:我将诸比丘及饥饿国民,诣郁单曰土(郁单曰:亦译郁单越、四大洲之北俱卢洲),使就食自然粳米。(北俱卢洲人:不种植而食自然粳米、树上出自然之衣。)

吾又问之:其有神足者能自己飞去,未得神足者如何能往?

目犍连答:无神足者,我当扶接,使往获安。目犍连威德若斯。

假使四大洲所有人,都获得神足如目犍连,计其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……无以为喻。其神足之力,不及如来神足之力。





四大洲(我们所在为南赡部洲)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100卷:

四大洲为:东胜身洲、南赡部洲、西牛货洲、北俱卢洲。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39部《增壹阿含经》第21卷:

世尊告言:计三大洲(南赡部洲、东胜身洲、西牛货洲)所有人之福,不如北俱卢洲(亦译:北郁单曰、北郁单越)一人之福。








如来移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19部《佛说力士移山经》整理:


力士又问:智慧之力为云何?

佛告力士:舍利弗(智慧第一的声闻弟子)之智慧不可测量,能使大海水悉尽令无有余。假使四大洲所有人,都获得智慧如舍利弗,一一充溢三千大千世界,计其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……无以为喻。其智慧之力,不及如来智慧之力。



力士又问:意行之力为云何?

佛告力士:假使雨水充遍三千大千世界,水流所经之处,花草树木、山石人物之类,大大小小一一水渧皆归巨海,悉能分别追而名之。如来意力,悉知悉了,无所挂碍。是为如来意行力也。



力士又问:除此之外(如来乳哺之力、神足之力、智慧之力、意行之力)是否更有超过此者乎?

佛告力士:如来乳哺之力、目犍连神足之力、舍利弗智慧之力、声闻缘觉意行之力,不比如来十力。


力士问言:何谓十力?

佛告力士:

悉见微妙远近邪正、处处非处处、有限无限、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一力也。

过去来今诸所报应经历之处、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二力也。

禅定正受三解脱门、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三力也。

睹见众生诸力心本本净无所不了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四力也。

晓众萌类若干种语,心念不同形貌各异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五力也。

分别群种无量情态各异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六力也。

智慧如海言善无量,追识一切宿命所更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七力也。

晓了欲缚解缚之要,所在随行应病授药,天眼见人善恶终始殃福所归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八力也。

道耳彻听闻天人声,蚑行喘息蠕动之音无所不了,明知如有则悉知之,是九力也。

佛无诸漏终始永尽无复缚着,神真睿智自知见证,究畅道行可作能作无余生死,睹十方人众生根本无所不察,明审如有则悉知之,是为十力也。










如来移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19部《佛说力士移山经》整理:


诸力士白世尊而言:大圣!除此之外,更有超出诸力者乎?


佛告力士:一切诸力虽为强盛乃至百倍千倍万倍亿倍,不及无常之力。

所以者何?无常胜我!今此色身当归坏败。

吾今夜半,当于力士所生之地而取灭度。


佛说是时,诸力士众五百人等,知世无常三界难怙,无一真谛唯道可依。贡高即除,不计吾我,皆发无上正真道意,应时皆得立不退转之地。

有无央数百千天人,远尘离垢诸法眼生。


佛说如是,莫不欢喜,头面着地,为佛作礼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如来移山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7部《佛说末罗王经》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


时有国王名号末罗,土地丰沃,士民壮勇。

国有山石,周数十里,当于王道。

王便料选国内力士,令掘移之,乃历年月,不能动石。

佛念人民勤苦,即呼阿难俱往,如弹指顷,便到其国。

佛问人民:何故掘移此石?初无应者,如是至三。

人民恚言:我掘此石勤苦经年。卿何等人反来问我?各自委去。


佛即时笑:以足指挑石,手接受之抛置空中,复以手接住之于地。

尔时,佛放光明,人民见佛威神,莫不震耸,皆言:吾等愚痴不别真伪。将何神天?

佛言:我是佛也。

民问:佛用何等力能举此石?

答言:我有四力。何等为四?一为精进力、二为忍辱力、三为布施力、四为父母力。

何等为精进力?谓不杀盗淫欺,广陈经法,开导人物,未曾懈怠,是为精进力。

何等为忍辱力?敢有残害毁辱,加恶于我,我心如地,无所不受,是为忍辱力。

何等为布施力?谓以国土珍宝,悉以施人,意无恨悔,是为布施力。

何等为父母力?谓受父母身体哺乳育养之恩,或从地积珍宝,上至二十八天,悉以施人,不如供养父母,是为父母力。


民复问言:尽复有何等力?

佛言:复有四力。何等为四?谓生老病死,是为四力。

民复问言:佛当常住于世不?

佛言:我亦当般泥洹(般涅槃)。

民众皆言:佛乃神圣相好金色,当世希有犹般泥洹。何况我曹王及臣民,众人意解,乞受五戒十善,归命三宝(佛、法、僧),即得须陀洹道。


阿难问佛:今此王及众人有何功德?闻说即解而乃得道?

佛告阿难:往昔俱留秦佛时,王及国人,同时立志,或受五戒十善者、或持斋者、或然灯者、或烧香散华者、或讽诵经者、或听经者。今故来会,闻说即解,皆得道果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