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观杀生助喜之恶报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Apr 6, 2024
  • 6 min read

 

观杀生助喜之恶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90部《长者懊恼三处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4卷(生死品第三十七)综合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
舍卫城中,有大长者,财富无数,然家无子。

其国俗法,若无子者,寿终之后,财没入官。

长者夫妇,祷祠诸天,求索子息,亦不能得。


时长者妇,归命三宝,奉受五戒,晨夜精进,不敢懈怠,便得怀躯。

长者欢喜,日日供养,衣被饮食,极使精细,十月已满,便生得男。


儿即长大,长者夫妇,为子索妇,得长者女,端正姝好。

大请人客,饮食娱乐,四方来者,无所拒逆,至于七日。


时儿夫妇,游行园中。

有树名为无忧,其上有花,色甚鲜好。

妇语夫言:欲得此花。

夫便上树,为取此花。树枝细劣,即时摧折,儿便堕地,断绝而死。

父母闻之,知堕树死,便走奔趣,母抱其头,父抱两脚,悲伤哀痛。

众客见之,亦代哀痛。


尔时世尊与阿难俱,着衣持钵入城乞食。

世尊愍伤长者而语阿难:诣长者所!解喻其意为除其患,设不尔者恐愁忧死。

阿难对言:唯然!

即从佛行到长者所。


 

观杀生助喜之恶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90部《长者懊恼三处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4卷(生死品第三十七)综合整理:


长者闻佛来到其所,心即欢喜,稽首佛足。

佛问长者:何为愁忧乃如是乎?

长者白佛:我有一子为其娶妇,请客饮食娱乐未毕,上树取花堕地便死。

佛告长者:人生有死,物成有败,对至命尽不可避藏,捐去忧念勿复忧戚。


尔时,佛出光明,遍照十方,使长者见天上、龙中父母啼哭。

佛语长者:此儿本从忉利天上寿尽命终;来生卿家;于此寿尽便生龙中,金翅鸟王即取啖之。今日三处一时,共为啼哭。


长者问佛:此儿宿有何缘生于豪富之家?昔作何罪盛年即便中夭?唯愿解说。


佛告长者:此儿前世,好喜布施,缘此福德,生豪富家。


其所作罪:乃往昔时,有一小儿,持弓箭入树林中戏,身边有三人陪同。

看见树上有雀,小儿欲射,三人起哄:若能射中雀者,世称健儿。

小儿意美,引弓射之,雀即中箭,堕地而死。

三人共笑,助之欢喜,各自而去。

由是恶因,经历生死无数劫中,所在相遭共会受罪。


尔时围观杀生助喜的三人:如今一人在天上、一人生海中为龙王、一人即今日长者是。


佛告长者:尔时小儿持弓射雀者,即长者子。彼从天上一人家中命终,来生长者家;于此命尽便生海中为龙王子,即以生日被金翅鸟王取而食之。


今日三处(天上父母、海中龙王、长者家人)一时丧子懊恼涕哭,皆因前世三人,围观杀生助喜之故,故受此报。行善获福,作恶得罪,当知罪福,如影随形。


佛说是已,欲使长者意解,即以道力,示其宿命。


长者意解欣然即起,长跪叉手而白佛言:愿及大小为佛弟子!奉受五戒。

佛即授戒,重为说法无常之义。


 

观杀生助喜之恶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90部《长者懊恼三处经》与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4卷(生死品第三十七)综合整理:


初读上述故事,人们或许有所疑问:长者之子,于人中死后,即生为龙而被食啖,这在同一天发生,不难理解。但是,从天命终来下,生于人间,其人长大成年起码也得十来余年,怎么可能同一天内三处都在懊恼啼哭的呢?


这就要说到人天之间,时间的相对性了。


在此娑婆世界之中,欲界六天(从下往上):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5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1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2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4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800年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的一昼夜,相当于人间1600年。
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的寿长,5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的寿长,1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的寿长,2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的寿长,4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的寿长,8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寿长,16000岁。一岁12月,一月30昼夜。


欲界六天,如果活足一生,相当于人间多少年?

欲界六天之(第一天)四天王天:500*12*30*50=900万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二天)忉利天:1000*12*30*100=3600万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三天)夜摩天:2000*12*30*200=1.44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四天)兜率陀天:4000*12*30*400=5.76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五天)化乐天:8000*12*30*800=23.04亿年

欲界六天之(第六天)他化自在天:16000*12*30*1600=92.16亿年


从上不难发现,人世间十来余年的时间,对于天上来说,完全还不到一昼夜。

也就是说,从天上命终,下生人间,在长大成年的十来余年时间里,对于天上而言,根本还没过完一昼夜。


这也就解释了,同一天内三处(天上父母、海中龙王、长者家人)一时丧子,都在懊恼啼哭。



 

佛经原文摘录如下


乾隆大藏经第802部《佛说较量寿命经》: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我说人中寿命五十岁,四大王天成一昼夜,以彼昼夜,成彼一月,十二月成年,以彼长年,寿命五百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一百年,彼忉利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,成彼一月,以彼十二月,成彼一年,忉利天中,寿命一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二百年,彼夜摩天为一昼夜,以彼昼夜三十日成月,十二月成年,彼夜摩天,寿命二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四百年,为彼睹史多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,成彼一月及年,彼睹史多天,寿命四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人间八百年,为彼乐变化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日成月,十二月成年,比较算数,彼乐变化天,寿命八千岁。……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,若人间一千六百年,为他化自在天成一昼夜,以彼三十昼夜成月,十二月成年,比较算数,彼他化自在天寿命一万六千岁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271部《阿毗昙甘露味论》:

人中五十岁是四王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四天王寿天上五百岁。

复次人中百岁是忉利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忉利天寿天上千岁。

复次人中二百岁是盐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盐天寿天上二千岁。

复次人中四百岁是兜术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兜术天上寿四千岁。

复次人中八百岁是化应声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化应声天上寿八千岁。

复次人中千六百岁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,如是三十日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他化自在天上寿万六千岁。


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第4卷:

又人间五十岁是四大王众天一日一夜,以此日夜三十日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。人间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,以此日夜如前说,彼诸天众寿量千岁。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,各增前一倍。


乾隆大藏经第538部《中阿含经》第55卷:

若人五十岁是四王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五百岁是四王天寿。若人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千岁是三十三天寿。若人二百岁是焰摩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二千岁是焰摩天寿。若人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四千岁是兜率陀天寿。若人八百岁是化乐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八千岁是化乐天寿。若人千六百岁是他化乐天一昼一夜,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,十二月为一岁,如此万六千岁是他化乐天寿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