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乐山大佛与海通和尚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Apr 6, 2024
  • 2 min read

 

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,地处三江(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)汇流处,于岷江东岸临江峭壁凿造而成。大佛取弥勒造像,依岩端座,俯视三江,气势雄伟,姿态端庄,比例匀称,设计巧妙,排水设施隐而不见,历经千年风风雨雨,至今依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。大佛通高71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,亦是中国古人信仰与智慧的结晶。


根据唐代韦皋(剑南西川节度使)所撰碑文《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》记载: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修凿,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(公元803年)竣工,历时90年。


乐山大佛的开凿离不开凌云寺的高僧——海通和尚。

海通和尚本为贵州人,游化天下来到嘉州,见到三江(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)汇流处水流湍急,每逢汛期,常有船只撞击山壁而致船毁人亡。

海通和尚看在眼里,心中十分不忍,于是发愿,决定在这里开凿一座大佛,护佑众生。


为了筹集善款,海通和尚不知疲倦,四处奔波化缘多年。

终于在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,由海通和尚主持,大佛正式动工开凿。


当地官吏听闻海通和尚募得巨资,趁机刁难,私自假立名目,前来敲诈钱财。

海通和尚义正严辞回应:自目可剜,佛财难得。(意思就是: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,但不能拿走佛财!)


官吏面带嘲弄说道:你要是真给我们眼珠,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!

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,自剜其目,用盘接住,捧到官吏面前。

官吏大惊失色,仓皇逃离,从此再也没有为难过他,佛像得以顺利修凿。

由于工程浩大,未等完工,海通和尚便圆寂了。

随着海通和尚的离世,工程一度陷入中断。


其后有连帅章仇兼琼者,看到已停工的大佛,随即拿出俸禄二十万,作为经费济以为继。

唐玄宗听闻此事,诏赐麻盐之税,用于大佛开凿。

此后工程再度中断,直到唐贞元初,韦皋(剑南西川节度使)见到停工的大佛,随即拿出自己的俸禄五十万,雇用工徒,历时十九年,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(公元803年)建成竣工。


乐山大佛,从其建成矗立江边,至今已有1200余年,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。

1996年12月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,列入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