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子庄严王菩萨所问
- lingshengshare
- Dec 12, 2024
- 5 min read
师子庄严王菩萨所问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58部《佛说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》摘录(上):
如是我闻: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菩萨摩诃萨五百人,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无量八部,前后围绕,听佛说法。
尔时,众中有菩萨摩诃萨,名师子庄严王,从座而起来诣佛所,顶礼双足绕无数匝,而白佛言:世尊!我于过去亿百千那由他诸佛所,广预大会,然未曾睹如今所见,欲有请问,唯愿听许。
佛言:随汝所问,当为解说。
尔时,师子庄严王菩萨白佛言:世尊!如来往昔修何胜行?今获如是人天中尊,为诸菩萨、大声闻众、天龙八部之所围绕,供养恭敬,尊重赞叹。愿为演说往昔因缘,令诸众生获大善利。
佛告师子庄严王菩萨摩诃萨言:善哉!善哉!汝今乃能安乐众生,故作是问。谛听!谛听!善思念之,当为汝说。
善男子,我忆过去无量世时,有佛出兴,名不可思议光明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时有长者,名为上施,自恃豪富,不信正法,而于佛所,无归敬心。
有一比丘,名毗阇耶三皤婆,见是长者生怜愍心,起大方便,要令此人发心修行,得成正觉;作是念已,往长者家。
尔时,上施长者睹见比丘,颜貌殊胜,威德备足,诸根寂定,容光炽盛,肃然敬重即起奉迎,顶礼既讫,设座令坐,合掌白言:自顾薄德,忽蒙临降。
尔时,比丘告长者言:有大法门,名八曼荼罗,功德无量,今为汝说,广欲慧利诸天人故。若有众生闻此法门能修行者,在所生处,获四胜报:
一者、与善知识诸大菩萨同处受生,有大眷属,资财丰足。
二者、眷属既多,自在无碍。
三者、身相圆备,无有疾病。
四者、众具自然,随念而至,纵被山压身无痛苦,能知众生心之所念,慈悲怜愍将护拯济。
尔时,上施长者闻是法已,欢喜踊跃,重加顶礼,赞言:善哉!愿为广说八曼荼罗最胜法门,我当修学。
师子庄严王菩萨所问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58部《佛说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》摘录(下):
比丘告言:汝欲知此最胜法者,先发是愿:我欲供养三世诸佛、大菩萨众、声闻、缘觉。作是语已,道场之处当作方坛,名曼荼罗。广狭随时,其最小者纵广四指,或一搩手。用种种香及以余物,或地上作,方院之内列八圆场,为欲供养八菩萨故。
何等为八?观世音菩萨、弥勒菩萨、虚空藏菩萨、普贤菩萨、执金刚主菩萨、文殊师利菩萨、止诸障菩萨、地藏菩萨。
如是长者,此八曼荼罗最胜法门,是彼不可思议光明如来所说,我亲受持今为汝说,应当修学广令流布;用此善根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长者当知,若有修行此八法者,则为供养三世诸佛、大菩萨众、缘觉声闻,斯人常为诸天拥护。若诸国王能自修学,若使人作,使王国内诸恶皆灭。诸善男子及善女人,有能修学八法门者,命终之后,不堕恶趣、边地、邪见不善律仪贫穷家生。
是故当知,欲得现在未来胜上报者,当学如上八种法门;欲得受身端正,聪明利智,若欲上生四天王处,亦应修学八曼荼罗;如是欲生三十三天、夜摩天、兜率陀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乃至帝释、梵王、转轮圣王所生处者,皆当修学如上八法;欲得天上人中大姓家生,眷属成就,财宝盈溢,身心安乐,名称远闻,所出教命,无不信受,于诸众中最尊最胜,皆应修学如上八法;若欲修成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、辟支佛道,入菩萨位,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皆当修学八曼荼罗供养法门。
佛告师子庄严王菩萨摩诃萨言:尔时比丘毗阇耶三皤婆者,岂异人乎?今文殊师利菩萨是。尔时长者上施者,今我身是。我从是来,经于多劫,修行供养此八法门,具获如上功德利益。余有众生随能修学,亦皆同获如我所得。善男子,我行菩萨道来,经三阿僧祇劫,修满六度,利益众生,成等正觉,所有光明威德势力破魔兵众,斯谁力乎?皆由供养八曼荼罗道场功德。是故众生,闻说如上八种法门,无宜不学。
若以华、香、灯明,若以饮食、幡盖、衣服、音乐,赞叹礼拜,发愿忏悔,随其力能皆蒙福祐。
或行六波罗蜜时,修立道场,以诸香水若香涂地,若水若土作方圆坛,斯即名为檀波罗蜜;修供养时,身口意业不恼众生,斯即名为尸波罗蜜;修供养时,若有虫蚁来入道场,驱去还来,尔时安忍,斯即名为羼提波罗蜜;修供养时,善心相续,斯即名为毗梨耶波罗蜜;心不散乱,一心供养,斯即名为禅波罗蜜;作业之时,方坛圆场无有偏斜,善能通晓废立机候,斯即名为般若波罗蜜。善男子,如是一法随心变现,即能具足六波罗蜜,应当广说教化众生,为大利益乃至成佛。
说此经已,师子庄严王菩萨摩诃萨,及诸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
六波罗蜜
六波罗蜜(亦译:六波罗蜜多)
般若波罗蜜多(亦译:般若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多)
布施波罗蜜多(亦译:檀波罗蜜多、柁那波罗蜜多)
净戒波罗蜜多(亦译:尸波罗蜜多、尸罗波罗蜜多)
安忍波罗蜜多(亦译:羼提波罗蜜、羼底波罗蜜多)
禅定波罗蜜多(亦译:禅波罗蜜多、静虑波罗蜜多)
精进波罗蜜多(亦译:毗梨耶波罗蜜、毗利耶波罗蜜多)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0部《大宝积经》第41卷:
何等名为六波罗蜜多?所谓柁那波罗蜜多、尸罗波罗蜜多、羼底波罗蜜多、毗利耶波罗蜜多、静虑波罗蜜多、般若波罗蜜多。菩萨摩诃萨,依如是六波罗蜜多故行菩萨道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3部《大智度论》第4卷:
何等六?檀波罗蜜、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毗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部《光赞般若波罗蜜经》第10卷:
菩萨摩诃萨六波罗蜜:檀波罗蜜、尸波罗蜜、羼波罗蜜、惟逮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卷:
佛告具寿舍利子言: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,安住般若波罗蜜多,所住、能住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而为方便,圆满布施波罗蜜多,施者、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,圆满净戒波罗蜜多,犯、无犯相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,圆满安忍波罗蜜多,动、不动相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,圆满精进波罗蜜多,身心勤、怠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,圆满静虑波罗蜜多,有味、无味不可得故。
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,圆满般若波罗蜜多,诸法性、相不可得故。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由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,共计60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