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求法奋不顾身
- lingshengshare
- Oct 15, 2024
- 3 min read
太子求法奋不顾身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三十五(梵摩王太子求法缘)整理: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时彼城中,有一长者,名为须达,禀性仁贤,敬信三宝,日日往诣僧坊精舍,除扫塔寺。
又于一时,有诸缘务,值行不在,扫彼塔寺。
尔时世尊,将大目连、舍利弗、大迦葉等,入其塔中,扫除已竟,却坐一面,为诸比丘说是扫地得五功德:一者自除心垢、二者亦除他垢、三者除去憍慢、四者调伏其心、五者增长功德得生善处。
时须达长者,于其行还到精舍中,闻佛世尊为诸比丘说此扫地所得功德,心怀欢喜,前白佛言:我今闻佛说是扫地五事功德在所行处,如见贤圣在我目前。
尔时世尊告须达言:我所爱敬,一切善法,亦复如是。汝今谛听,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
太子求法奋不顾身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三十五(梵摩王太子求法缘)整理:
释迦牟尼佛言:乃往过去无量世时,波罗奈国王名梵摩达多,正法治化,人民炽盛丰乐无极。时王夫人自觉有娠,王召相师占相夫人。相师睹已,此儿生已有大福德,必当四方推求索法。
于是夫人,足满十月生一太子,端政殊妙世所希有,因为立字名为求法。
年渐长大,心乐道法,即复遣人,赍持珍宝,四方推求,了不能得。
涕哭懊恼,不能自宁,精诚感应,震动释宫,不安其所。
时帝释(帝释:忉利天之天帝)作是念言:我此宫殿以何因缘动摇如是?
寻自观察见王太子,求法懊恼了不能得,是以涕哭,感我宫殿动摇如是。
我今当往试其善心为虚实耶。即便化作一婆罗门来诣宫门,作是唱言:我有妙法。谁欲乐闻?我当为说。
时王太子闻使者语,喜不自胜,即出奉迎,接足作礼,将至殿上,敷施好床,请命使坐,合掌白言:唯愿大师,慈哀怜愍,为我解说。
时婆罗门答太子言:学法甚难,追师积久,乃可得知。今者云何,直欲得闻,理不可尔。
时王太子白大师言:若欲所须,愿见告示,象马珍宝,终不吝惜。
婆罗门言:如汝所道,我悉不须。汝今若能作一大坑,令深十丈,盛满中火,自投其身,乃当与法。
尔时太子,闻是语已,心怀欢喜。寻作大坑,盛满中火,欲自投身。
时王夫人及诸群臣,寻来抱捉谏喻太子,更请婆罗门莫令太子投此火坑。若欲所须,国城珍宝,当相供给。
婆罗门言:吾不相逼,随太子意,能如是者,我为说法。
太子求法奋不顾身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三十五(梵摩王太子求法缘)整理:
时王太子,闻是语已,而作是言:我于旷劫唐捐身命,未曾有人为我欲说如是妙法。即欲自投。
时王夫人及诸群臣,观其志诚必欲自投。寻即遣使乘八千里象,宣告一切阎浮提内,诸大臣等速来集会,诣太子所合掌谏晓,为我等故莫投此坑。
时王太子答诸臣言:我于无数生死之中,或在地狱、畜生、饿鬼,更相杀害,火烧汤煮,饥饿困苦,一日之中,不可称计,痛不可言,唐捐身命,未曾有益为于法也。汝等今者云何谏我?我今为求无上菩提道故,舍此身命,誓度众生,出生死海。
作是语已决定欲投,白婆罗门:唯愿大师先为我说,我命傥终不及闻法。
时婆罗门即为太子而说偈言:
常行于慈心,除去恚害想,大悲愍众生,矜伤为雨泪。
修行大悲者,同己所得法,救护诸群生,乃应菩萨行。
尔时太子闻是偈已,喜不自胜,即便投身大火坑中。
火坑瞬间变成水池,太子于中坐莲花上。地大震动,雨诸天花积至于膝。
时婆罗门恢复帝释之身,赞太子言:汝今于此火难之中,为此一偈不惜身命。为求何愿?
太子答言:我求无上菩提大道,度脱众生,出生死海。
尔时帝释,闻是语已,叹未曾有,还诣天上。
时梵摩王及诸群臣,见其太子有是奇特,叹未曾有,莫不欢喜。
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:尔时梵摩王,今净饭王是;尔时母者,今摩耶是;尔时太子,则我身是。
佛说是求法缘时,有得须陀洹者、斯陀含者、阿那含者、阿罗汉者;有发辟支佛心者;有发无上菩提心者。
时诸比丘,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