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昔日杀牛今获报

  • lingshengshare
  • May 2, 2024
  • 3 min read

 

昔日杀牛今获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9部《佛说旃陀越国王经》整理:

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


时有国王名号旃陀越,奉事婆罗门道,王治国政,亦任用婆罗门。

尔时,王小夫人怀孕。

诸夫人憎嫉之,以金赐婆罗门,令向王诬蔑小夫人言:此人凶恶,若其生子,必为国患。


国王听闻,愁忧不乐,问婆罗门:当如之何?

婆罗门言:唯当并杀。

王言:人命至重何可杀之?

报言:若不杀者必有亡国丧身之忧!祸不小也。


王便听用其言,遂见抂杀,便葬埋之。


儿后于冢中生,其母半身不朽,儿乃得饮。

时至三年,其冢崩陷,儿后得出,与鸟兽共戏,暮即还冢中宿。


儿年六岁,佛以普慈念其勤苦,即化为沙门,往呼问之:汝是谁家子居在何处?

小儿欢喜报言:我无家居,但栖宿此冢中,今乞随道人去。

佛言:汝随我去何等为乎?

小儿报言:我今善恶终当随道人。


佛便带其到祇洹(精舍)中,见诸比丘威仪法则,意甚乐之,便白佛言:我欲乞作比丘。


佛即听之,以手摩其头,发堕袈裟自然着身,法名须陀,从佛受戒,勤意精进,心不懈怠,七日便得罗汉道。
















昔日杀牛今获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9部《佛说旃陀越国王经》整理:


佛语须陀:汝今宜往度彼旃陀越王。


须陀承世尊教,往到其国,住在宫门,请见于王。

臣下白王:外有道人乞欲见王。


王闻即出相见问言:我大有所忧者。当知之何?

道人问言:何所忧耶?

王言:我年已长,若命终后,国无续嗣,为之愁忧。

道人闻国王语,并不回答,只是独自发笑。

王便恚言:我语道人,初不答我,而反独笑?

即欲杀之。

须陀知其意,便飞空中。

王见神足飞行,即怖悔过:我实愚痴不别真伪。唯愿大神且还令我得自归命!


须陀即从空中下住国王前而言:若能自归甚善!当自归于佛。佛是我师!三界之尊度脱众生。


王便敕诸群臣,严驾当到佛所。须陀便以道力,如申臂顷,将王及民,俱到佛所,为佛作礼,归命三宝(佛、法、僧),受持五戒,为优婆塞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昔日杀牛今获报
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69部《佛说旃陀越国王经》整理:


佛告王言:今此须陀比丘,是王昔日听信婆罗门谗言所杀害小夫人之子。其母死后,子于冢中生,冢中母半身不朽,儿乃得饮。乃至六年,随我为道。


王闻佛言,更加恐怖,不能自胜。


佛告王言:往昔,拘先尼佛出世。时有国王,名佛舍达。王及国中之人,皆随国王供养三宝。

时有凡人居贫无业,常为国中富豪家放牧养牛,见王及民供养比丘僧即问言:卿等何所为乎?

答言:吾等供养三宝(佛、法、僧),后当得福。

复问:得何等福?

报言:人有净心。施三宝者后所在处,安乐尊贵,无有勤苦。

此人即念:我居贫穷,但为放牧,自无饮食,当何以施?

随即想到:可取牛乳,煎为酪酥。

即以净心,奉上比丘。

时比丘僧为咒愿言:令汝世世所在之处当得其福。

自后展转,轮回生死,而受其福,或上诸天,或为王侯。

后为国王出行游猎,见国中人,有好牛并怀犊。

国王便令人取牛杀之。

夫人语王:莫令人杀其子也。

时牛主追来,破取其子养护之,其主恚言:当令王如此牛也!


释迦牟尼佛告国王:自后魂神(彼时杀牛的国王)来为大王作子,时未出生,其母为王所杀,其子即须陀是也。其母则是当初杀牛国王的夫人。婆罗门(收金钱谗言诬蔑者)即当时的牛主人。


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:须陀之所以于冢中生,其母半身不朽,得饮其乳,以自长大,由其宿世以酪酥供比丘僧故。罪福响应,如影随形。未有为善不得福、行恶不受殃者。


王闻佛说,意解即得须陀洹道。国中人民,皆随王奉五戒、行十善、归命三宝(佛、法、僧),或有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者。


四辈弟子,天龙鬼神,闻经欢喜,礼佛而去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